姬克对这个胜利感到非常高兴,他决定将其中的两座城邑——资阳和云水封给宋将张生作为采邑。
这两座城市都与楚国接壤,因此姬克希望借助宋军的力量来保卫边境。
同时,这也是对前来帮助南周的宋军的一种感谢方式。
对于这个安排,南周和宋军双方都表示非常满意。
总的来说,姬克在南周的发展势头良好,而他与楚国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然而,于越国和闽越国支持姬克并非出于善意。
当初,楚国正在扩张领土,从战略上分为南北东三个方向。
楚国向东部和南部扩张必然会与于越国和闽越国产生冲突。
因此,楚国将与于越国和闽越国接壤的南阳地区送给姬克,绝不是出于好意,而是利用姬克的南周作为缓冲区。
此外,南周王朝直面两个蛮夷国家——于越国和闽越国,只有依靠楚国的援助才能生存。
楚王希望借此控制日后可能不服从命令的南周。
出人意料的是,于越国和闽越国反而将南周当作抵御楚国的缓冲区,并派遣军队协助保卫南周。
具有卓越政治智慧的姬克多次以财富贿赂于越和闽越军队的将领,使其为已所用,成为南周扩张的资本。
这些举动使得姬克能够巧妙地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他不仅成功地稳固了南周的地位,还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互动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
钟离晨听到姬克的南周在南方闹腾得很厉害,心中不禁感叹道:“这小子还真是有点本事啊!”
他心想,如果姬克不是申大夫的外孙,自已说不定会支持东党扶立王子佗继承王位。
毕竟,姬克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决心,或许有能力带领周王室走向复兴之路。
随后稳固昭阳地区的局势后,对外南周又出兵攻打楚国的冥厄地区,对内姬克组织流民开垦荒地,开发还比较原始的南方。
姬克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明白要想控制住于越和闽越这两支军队,必须要有策略。
于是,他经常在各种公开场合赞扬于越勇士的彪悍勇猛,同时也不忘夸赞他们的领袖,以此来赢得于越人的信任。
此外,姬克还常常设宴款待于越和闽越的军队首领与将军们,通过这种方式,逐渐麻痹了于越方面的判断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姬克的计划渐渐得逞。
他开始巧妙地运用于越军和闽越军的力量,让他们作为先锋部队去打头阵,而南周军队则被安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这样一来,南周军队不仅能够顺利出征并扩张领土,而且可以让这些蛮夷付出代价,从而减少自已部队的损失。
看起来这些蛮夷之人还算老实,没有像中原人那样充满了各种心机和算计。
而另一边,于越和闽越的军队,除了派往南周军队服役的两万人之外,在昭阳之战中损失了一万多人。
这样算下来,他们还剩下大约六、七万的兵力。
再加上南周的五万军队,总共拥有十二万大军。
然而,楚国近期却遭遇了一系列失败,军队士气低落。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南周军队,楚国再次集结军队与南周交战,但结果却是又一次被南周军队打败。
无奈之下,楚国只能派遣使者,表示愿意割让土地以求和平。
此刻,楚王熊心心中痛苦不堪,他没想到自已扶持起来的南周竟然会反过来反噬自已。
姬克则指示负责谈判的官员们,向楚国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楚国必须废除僭越的王号,并由楚王熊心亲自前往南阳朝拜姬克,以表明其成为南周的附属诸侯。
姬克承诺将给予楚国公爵的爵位作为补偿。
当楚王熊心得知姬克提出的条件后,他陷入了深思之中。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最终决定接受这些条件。
如此一来,冥厄地区的十一座城池便尽数落入了南周手中。这使得南周王畿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超洛邑的城邑。
与此同时,楚国再次废除王号,并承诺成为自称为周室正统的南周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