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瑶瑶知道,于红芳这话是在替自己减轻一些负担。
她笑笑,顺着于红芳的意思道:“只要笋子好,都可以卖。这样吧,我明天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再问问姐夫和孟大哥。等我回来再告诉你们结果。”
眼下正是收麦子、油菜的季节。
妇人们说了自己的请求,便都带着孩子道别回家了。
村长和秃子以及杨家兄弟落在后头一步。
村长拿出礼单,交给方瑶瑶和刘玉兰一人一本。
“这是礼单和铜钱,你们两户收的都是九钱六分。数数吧。”
刘玉兰连忙接过,“辛苦常临哥了。”
说完,就认真数了起来。
方瑶瑶见状,也连忙将自己那一份接过来清点。
“我们几个五十文。其他各户二十文。”
村长说完,还用手指指了指写在最前面的几个名字。
为了便于记忆查看,他特意将相同金额的几人名字写在了一起。
此前帮顾显明先收礼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刘玉兰自然知道为什么随五十文钱的会有六个人。
但方瑶瑶不知道啊。
她瞥了一眼。
礼单上除了村长和秃子的名字。还写着“杨达”“杨尔”“杨山”“杨士”几个名字。
“杨达……杨大,叔?啊……”
原来他们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方瑶瑶忍住笑意。
她问:“常临叔,这三个字是‘五十文’吗?怎么多了一个人?”
村长先是点点头。
然后又对他解释:“嗯。除了我和秃子,杨大杨二和杨四,还有一个是杨三。不过他常年在外头做买卖,得三四年才能回来一趟。”
“哦……”方瑶瑶点点头。
又道:“这三个字还挺简单,我好像记住怎么写了。”
杨大见她一边说,一边拿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竟真的写对了。
“方丫头,你看一眼就记住了?!”
方瑶瑶连忙摇头,讪讪笑着,“不是不是!这几个字都很简单,况且之前我在镇子里饭馆帮工的时候,天天都能看到。”
杨大点头,“哦。不过也很难得,哪有人光是看看就会了。你要是个男娃子,小的时候能送去学堂念念书,说不定能有大出息。”
方瑶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杨大伯您太看得起我了,我也就能做些灶房的活计罢了。”
“是九百六十文,没错。今儿可辛苦你们了,再喝点茶吧。”
刘玉兰已经将铜板数过一遍了,数量是对的。
她站起来要为几人再添茶水。
“不喝了。我还得回家割油菜。赶着日头晒上两日好打了晒干去卖。”秃子也已经站起来,准备要走了。
“这倒是,地里的庄稼可耽误不得。哦你们等等,灶房里还有多的菜,都是没有吃过的,带点回去给老人孩子尝尝。”刘玉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