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有规定,答题不能过千字,就算贡士们斟字酌句的写,一个两个时辰也足够了。
朱翊钧回到万寿宫,黄锦刚把熬好的药端来,让嘉靖趁热服下。
嘉靖嫌烫,不肯喝,让他放一边晾着。
朱翊钧对旁边的小太监去给他取些蜜饯果来,自己则走到嘉靖身旁。
嘉靖问他:“殿试看得如何?”
朱翊钧不置可否:“就那样吧。”
嘉靖冷哼:“什么叫就那样吧?”
朱翊钧却说道:“他们有的人头和胡子都白了,走路弯着腰,慢吞吞的,迈出大殿还需要别人搀扶,为什么还要来考试呀?”
这个问题实在叫他困惑不已,这些人看起来至少六七十岁,别人都致仕回家养老了,他们还在拼了命的考试。就算考上了,还有精力去当官吗?
嘉靖摸了摸他的脑袋:“孩子,你太小了,所以不懂。”
朱翊钧站在他身旁:“那皇爷爷你跟我说,说了我就懂了呀。”
嘉靖冷笑一声:“从童生到生员,不过十之一一,从生员到举人,百人之中,不过五人。从举人到进士,百人之中,一三人而已。”
“天下士人,终其一生,屡败屡战,难求一第。”
以朱翊钧目前的数学水平,他算不过来究竟多少个读书人中才能出一个进士。总之,很难考就对了。难怪徐渭考了八次,也没考中举人。
嘉靖忽然屏退左右太监,只留下黄锦一人。他的手从朱翊钧脑袋落在了他的腰上,将人往前一带,小家伙便贴着他站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天予昭晖拍朱翊钧的脸蛋儿:“记住了吗?”
“记住了。”
朱翊钧又上了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似懂非懂,需要吃一颗蜜饯消化一下。
看他那一脸纯真的小模样,嘉靖就知道,他没听懂,不过没关系,记住了,往后慢慢就懂了。
“咳咳~”
兴许是说话太多,引出嘉靖一阵咳嗽。朱翊钧又摸了摸旁边的瓷碗,药还是有一点烫。
他把碗端起来,舀了一勺就往自己嘴边送。嘉靖惊了,这小崽子,药都敢乱吃,正要训斥他,却见朱翊钧撅起嘴,对着勺子轻轻吹气,又把勺子递到嘉靖嘴边:“皇爷爷,喝药。”
他掌握不好平衡,小手抖一下,一勺药撒了半勺,全滴在了嘉靖的衣袍上。
嘉靖嫌弃的偏了偏头,伸手去接药碗:“不要你喂,朕自己来。”
他拿过药碗一口喝完,嘴还没闭上,朱翊钧就拿了颗蜜饯,不由分说往他嘴里塞:“皇爷爷吃这个。”
“朕不吃,你自己吃!”
“吃嘛,吃嘛,吃了就不苦了。”
嘉靖拗不过他,只得将蜜饯含在嘴里。推开他站起来,大步往寝殿内走。
朱翊钧抓了颗蜜饯塞自己嘴里,回头一看,嘉靖已经走了:“皇爷爷去哪里呀?”
“换衣服。”
朱翊钧一蹦一跳的跟上去:“我帮你挑。”
“不需要。”
“要的要的。”
“你今日的书温了吗,字练了吗?”
“……”
三日后放榜,举行传胪大典。一甲前三,一甲前十一,一共十三个人,有一半以上,朱翊钧在那个姑苏小馆见过,状元和榜眼都是曾与徐渭和张元忭同桌吃饭的浙江考生。
再次印证江南富庶之地,人才辈出,一点也不夸张。
正直春和景明,和风初畅,嘉靖的风寒也已经痊愈。朱翊钧不能总关在书房里读书,嘉靖时常带着他去景山踏青,御花园赏花,水云榭钓鱼,泛舟太液池。
朱翊钧最喜欢在太液池上划船,当然,是太监划船,他只是坐在上面,感受拂面而来的暖风,看两岸掠过的亭台殿宇,岸边柳丝轻拂。……
朱翊钧最喜欢在太液池上划船,当然,是太监划船,他只是坐在上面,感受拂面而来的暖风,看两岸掠过的亭台殿宇,岸边柳丝轻拂。
趁嘉靖不注意,他趴在船舷上,用手去够水面。很快被皇爷爷抓了个现行,拧起来在屁股上狠抽了两下。
下一次,小船换成了大船,距离水面数尺高,想够也够不着。
可他这个年纪正是思维活跃的时候,天马行空的想法层出不穷。他对嘉靖说:“皇爷爷,明天我想在太液池上读书。”
说完,他自己先把手伸到后面,捂住了小屁股。
这回嘉靖没揍他,还对一旁的黄锦说道:“不错,出来玩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