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说说你们经历的灵异事件 > 第66章 修炼必知 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大道不远在目前(第1页)

第66章 修炼必知 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大道不远在目前(第1页)

修炼必知:得命颠倒至,得性见金丹,大道不远在目前!

《参同契》云:“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胥”。天仙大丹之修持法诀,须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阴阳即乾坤二卦,必使阴阳相互感应与交合才能结丹,具体到人身,就是以两孔穴阴阳相互呼应之法炼养神气。

如以人体为阴,卦在坤宫,则身外虚空玄关一窍为阳,卦在乾宫,二者正合“以无制有”之丹诀。如以人体头部元神所居内院为阳,卦在乾宫(泥丸宫),则人身腹部乃真气生之所(又称牝府),卦为坤宫(黄庭宫),二者正有“上下冲和”之妙用。

头部亦有两孔穴,为丹家千圣不传之秘。其一在两目连线的正中间,与鼻准到印堂的连线横竖相交,丹家称之为“十字街头”,又名祖窍穴。丹家每言“万两黄金买不到,十字街头送与人”,就是此窍的秘语。

有的丹家秘传一穴在祖窍稍上的两眉连线中间的眉心,称为天目穴,有“大道不远在目前”之秘语相传。天目穴的作用,在于激光感,以聚光止念。盖人脑中之松果体本为“第三只眼”,有感光功能,外通两眉间之天目,乃神光激之所。

人之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双眉间之天目为日月合璧之处。头部双目间之祖窍穴,又名山根,乃人脑之性户,是引罡秘法之要穴,亦为神光归根之地。

此段功法,入坐后以“身要直,体要松;息要微,意要轻;齿轻叩,津频咽;缄舌气,凝耳韵”为入手要领,先将双目向鼻端下视,以鼻准调整目光之强弱,使垂帘得中,遂即放下,聚光天目穴。

先以内视神光向颠顶(囟门、又称百会穴)一注,感应红黄星点若雨洒下,即以双目、天目存如梵天“伊”字(∴),微以意运如磨镜然,则两目神光自会于眉心天目穴,光耀如日闪烁于眼前,复由天目返照山根性户,然后于此处(祖窍)凝聚神光,由此上通下达无不如意,此乃天仙丹法的回光功夫。

其二头部的另一孔穴在鼻下悬空的径寸之地,丹家谓之“悬胎鼎”,又名“虚无窟子”、“虚无窍”,乃鼻下呼吸出入之根。

北宋邵康节道士诗云:“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树之根在地下,人乃无根之树,其根在头上,头为天,足为地,则天根为颠顶百会穴,月窟为海底会阴穴,这也是丹道的两孔穴交感之法。

然而根必扎在地里,月必悬于天上,这是因为人之九窍中双耳、双目、双鼻孔恰成坤卦在上部,故谓之扎根于地(坤),号曰“天根”;口、肛门为单数,恰成乾卦,在下部,故谓之悬月于天(乾),号曰“月窟”。

这样,鼻下方寸之地的虚无窍恰在乾坤二卦之间,又为色身与法身之交界处,医家名为“人中穴”,亦称此穴在天地之间正中的人位。

“自心”二字合为“息”,自心头即鼻下呼吸起头处的“虚无窟子”,“灵山塔”即鼻准,灵山塔下即鼻孔下虚空方寸之地,足见此诗即鼻下虚无窍之秘语。莫认真诗云:“平生姿韵爱风流,凡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原在鼻尖头”。

此段功法,即是将前在山根处所聚神光,移至鼻下虚无窍,与鼻息融为一体,在鼻下径寸之地的“虚无窟子”光气合一,心息相依,渐入虚空大定,消尽心魔群阴,元神光明无垢,则为“得汞”。

先师知非子《仙道漫谭》有云:“于鼻外径寸之色法两身交界点中安神调息,有息则在鼻外虚空中相依,无息则在鼻外虚空中入定,以此功始,即以此功圆”。先师誉之为“西派别传等天元丹法”。

我为接引后学,曾提出“得汞定律”:“修道者依法诀在鼻孔下悬空方寸之地的虚无窍心息相依,使神气在一定火候下生光合作用,久之神凝气定而先天元神呈现,即为得汞”。这个定律断定意念和呼吸按法诀相互作用可由后天转为先天,仅是借假修真的方便说法。得汞实为“离宫修定”之功,心死方能神活,神活即为“得汞”。

我个人修持则参照藏密《椎击三要诀》以求先见性,足见得汞之法非止一途,读者不可将活法拘为死诀。

其次再讲“得铅阳自团”一句,铅属坎,为水,乃身中阳气,又称金液、白虎脂,即人之元气,写作“炁”。元气为先天之气,呼吸气为后天之气,当后天呼吸转为胎息(内呼吸),先天炁在丹田(肚脐)凝结成团,沉甸甸的像“铅”,便是得铅。

我为接引后学,亦曾总结出一个“得铅定律”:“修道者依法诀在肚脐部位的丹田凝神,使身心在一定火候下生光合作用,产生放热反应,久之形成以肚脐为中心的原始星云般旋转的先天之物,称作炁,此处形成炁穴,炁是有重量感的阳性高能虚物质,亦称作铅”。这个定律断定在肚脐使意念和肉体按法诀相互作用可由后天转为先天,也是借假修真的方便说法。

人的腹部在丹经中称作坤宫,又名牝府、西南乡,其实腹部的孔穴在丹道中也有多个。人初生时肚脐和母体相联,下丹田正在脐内,显然丹田这一孔穴在人体中具有特别的位置,为炼丹起火得铅的要窍。

历代丹家皆以“凝神入炁穴”为修炼要诀,将头部祖窍所聚之光引入丹田,在这里内视凝神、积精累气、水火既济,则为丹道正途。意守丹田之法各家承传不一,有文火熏蒸者,有武火烹炼者,有松静而入混沌者,有寂照而入虚空者,火候全在自己灵活掌握。

据一些丹家的修持经验,凡调息细匀,微意轻照即止,念中无念,中和在抱,归于自然而无作之功夫,往往在丹田稍上部位出现炼丹反应,丹家称此孔穴为黄庭中宫。

又有南宋咸淳初(1264年)青霞真人所传“修肾间动气法”,以为人出生之后,先天炁停于两肾之间,今人宰牲,曾见两肾之间腰脊膂处有一空膜,其中有气鼓荡至肉冷方息,此穴即为玄牝之门。

其功法专修肾间动气而得铅,以自然之真火候采取抽添,迎之以意,送之以目,惺惺默默,不久则两肾火起,夹脊如车轮,泥丸如汤浇,口中生甘露,两目生神光,不仅得铅,而且得汞,以铅伏汞,渐成仙胎。

得铅实为“水府求玄”之功,神火入水府(坎)而炉红汤滚,水受热则蒸腾为炁(炼精化炁),炁即是铅。丹诗所云:“昔日逢师真口诀,只教凝神入炁穴”,“西南路上月华明,大药还从此处生”,“如今说破我家风,太阳落在月明中”,“若问真铅何物是,蟾光终日照西川”等,都是这步得铅法诀的秘语。铅有内外之分,意注丹田转为先天虚无境界,炁穴形成,玄关开窍,便可招摄外来之铅。

接着讲“得命颠倒至”一句,丹功中有两次颠倒。第一次颠倒为坎离交媾、采药归鼎的复命功夫,可得玉液还丹。第二次颠倒为乾坤交媾、移神换鼎的见性功夫,可得金液还丹。刘一明游金城遇龛谷老人,得丹诀云:“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分两段”,“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这说明丹道功夫分为命功和性功,二者是两段不同的程序。命功的要诀是在虚极静笃下开关展窍招摄先天一炁,称作“外药了命”;性功的要诀是无欲入定促生大药孕育婴儿,称作“内药了性”。

第一次颠倒时以铅伏汞,铅汞归真土(即凝神入炁穴),身心寂不动,外药自得,命功成就。然“得命”后第二次颠倒又至,中间停顿不得,须了得真如之性,才免抛身入身之患。

此段功法,只须忘情忘形,委志虚无,身心于大定中妙合而凝,如此神守坤宫(坤宫乃真炁生之所),静极而动,海底有一轮新月之光上透,丹田火热,有一股无质的纯阳真炁熏蒸上腾,过尾闾,闯三关,聚泥丸而下鹊桥,送归土釜,河车运转,此即坎离交媾,以铅伏汞结成玉液还丹之象。

此时元阳充实,内真外应,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点化身内之还丹(铅汞凝结之“紫金霜”),使神抱于炁,炁包于神,神炁凝结,三关升降,上下冲和,生出五彩神光,凝为至宝无象玄珠。此先天一炁虽自外来,实由内孕,此乃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因有激之而成象,有因无感之而通灵,有无混融,二炁感通,定中生动,造化自现,其功夫非关存想,不赖作为。要之,此乃丹家通过玄关一窍沟通两重天地的功法,盗虚无世界之宝入有形之色界,以法身修炼色身使之与道合真,便是命功究竟。

得命之后,于凝然大定之中,勃然机,玄关大开,顿觉无边无际一片虚无空灵,失去天地物我的界限,此时神守玄关,意迎牝府,于恍惚杳冥中一点红光闪入丹田,与身内神炁交合,阴阳相引相激相抱,如波涛翻涌透过三关化为琼浆,顷之点滴落黄庭,吞入腹内,香甜清爽,便是金液还丹。

此功法为乾坤交媾,我之神炁深入玄关窍中,打开有无之界限,方知我身不过是一丹炉,我本一个真意而已,此时乾坤合一,霞光万道,虚灵独露,完我太极。

最后讲“得性见金丹”一句,即结成灵胎,婴儿现象的功夫。据《上品丹法节次》,丹家于修成金液还丹之后,便是“得性”,还有“十月养胎”、“移神换鼎”、“泥丸养慧”、“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与道合真”六步功夫,才能“见金丹”而达性功究竟境界。

这段功法,须于证得金液还丹之后,神守黄庭中宫,常使炉火温温无间,十二时中,念兹在兹,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十个月化尽阴滓,阳神出现,结成灵胎,随之行移神换鼎之功,阳神自然升至泥丸宫中。

丹家于此惟端拱冥心,诚而明之,直至婴儿现象,塞断黄泉路,冲开紫府门,身外有身,得大神通。丹家惟真幻两忘,寂定无为,定自生慧,静极则动,婴儿动而愈出,然只宜多入少出,如此乳哺三年,婴儿老成,九年功满,便可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出有入无,与太虚同体,返乎无极大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