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天福十二年,即公元947年,农历三月末。
在太原称帝的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迅速逼近了洛阳和汴京。
刘知远引军南下的时候,还特意驾临澶州城。
符彦卿与高行周不敢怠慢,率领众将士出城十里相迎,将刘知远迎到了自己的帅帐。
此时,在偌大的帅帐中,刘知远高坐于上首,台阶下,左右两侧尽是符彦卿、高行周、郭威、杨骁、高怀德、郭荣(柴荣)等将帅。
杨骁抬眼打量了一下刘知远。
发现他果真如传闻中的一样,眼睛白多黑少,加上脸色紫黑,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
刘知远可谓是“屌丝逆袭”的典型了。
他是沙陀人出身,早年生活困难,不得已只好到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去当上门女婿。
而在这个时代,赘婿的地位极低,还备受歧视。
刘知远也不愿一辈子寄人篱下,籍籍无名,所以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投军。
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
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故而深受后者感激、信任。
石敬瑭立国称帝之后,刘知远也被委以重任,日趋显贵……
“杨骁在吗?”
刘知远勉励了符彦卿和高行周一番后,环视一周,看着在座的将领们询问道。
“官家,杨骁在此。”
杨骁旋即站了起身。
闻言,刘知远上上下下的打量杨骁一阵,不禁捋须长笑道:“果真是少年英雄。”
“阵斩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以八百骑大破辽军十万之众!”
“杨骁,朕最近对你这‘杨八百’的名声,那是如雷贯耳。”
“黄河两岸,中原诸地,谁人不识卿?你杨八百的名声,怕是已经足以令契丹小儿止啼了!”
杨骁一脸谦逊的神色,道:“官家过誉了。”
“杨骁,你是哪里人?你的父母还健在吗?”
“回禀官家,微臣是麟州新秦人士,父母皆已经故去。”
“原来如此。杨骁,朕想收你为养子,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
杨骁暗暗腹诽不已。
这年头,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藩镇的节度使也罢,都有一个坏毛病——
爱收养子!
杨骁若是成了刘知远的养子,那自然是前程似锦的。
();() 不过,代价是杨骁要认刘知远为“养父”,改口称“父皇”。
然后杨骁的姓名也要改一改,按照字辈,估计是“刘承某”……
这个时候,眼看着刘知远当着自己的面撬墙角,符彦卿面不改色,只是心中甚是不悦。
杨骁想了一下,便道:“官家,微臣为符公帐下牙将,蒙受大恩,不敢相忘。”
“当一切但凭微臣的主公论处。”
滑头!
看见杨骁把皮球踢到自己这一边,符彦卿忍不住腹诽了一句,却不得不站出来。
符彦卿朝着刘知远躬身行礼道:“官家,实不相瞒,臣之前也想过要收杨骁为养子。”
“怎奈何,杨骁正值丧期,要为其家父、家母守孝,实在不便于改名换姓。这不合规矩,故而臣这才作罢。”
听到这话,刘知远眯起了眼睛,意味深长的笑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杨骁要守孝,也不妨碍他成为朕的养子……”
“也罢。既然符卿你说杨骁此时做朕的养子,不合规矩,那杨骁当朕的义子,如何?”
符彦卿迟疑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道:“官家,杨骁乃是至孝之人。”
“养子也好,义子也罢,他都不便于认父。官家何不缓一缓,等杨骁守孝期满,再收他为养子或义子?”
符彦卿是铁了心不愿意放杨骁走。
见状,刘知远脸上仍是笑呵呵的样子,实则内心深处对符彦卿是极为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