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跪坐着的徐美人终于找到机会,低着头柔声道:“公主既然享受了公主身份带来的荣光,就该负起身为公主的责任,和亲是陈国和大越提前商定好的,公主不该为了一己之私一次次来打扰皇上,皇上近日为了国事操劳睡都睡不好觉,否则,皇上因为公主而气着了那就不好了。”
徐美人说话的声音虽然柔柔的,可人家话中的意思可一点儿都不柔,这要放在庆和帝脑子清醒的时候,思路八成要被徐美人牵着走的。
现在么,庆和帝正对顾辛音心有愧疚呢,听见徐美人的话,马上想起他之所以会对明华的态度一天比一天不耐烦,大都是因为徐美人有意无意的一句挑拨,就能勾起他心底那浓浓的烦躁感和怒火。
想到这些,庆和帝看徐美人那种楚楚动人的脸都没那么吸引他了,“放肆,徐美人,看来是朕这些日子太纵着你了,后宫不得干政,你难道不知吗?”
徐美人扬起脸看向庆和帝,满眼都是不可置信,没想到皇上竟然会为了四公主这么呵斥她。
大概是她的震惊太过明显了,一时没收住,庆和帝看出了她眼里的意思,冷哼一声:“四公主乃皇后所出,是大越的嫡公主,岂是你一个小小的美人能编排的?不说你了,就连贵妃都不敢随意议论公主的亲事。”
徐美人以往都是被庆和帝宠着的,这还是第一次直面一国之君的威严,吓
得跪趴到地上,磕头求饶:“嫔妾知错了,嫔妾不该因为担心皇上的身体就乱说话,不该因为担心皇上的身体就指责四公主。”
顾辛音不干了,“父皇,您这一国之君的威严不管用啊,瞧见没,一个美人都敢当着您的面上您亲闺女的眼药。”
徐美人:“……”后宫的人不是都喜欢说一句话绕三个弯儿的吗?这四公主咋回事,说话咋这么直白?
知道她在上眼药是一回事,可这么大喇喇说出来就尴尬了。
庆和帝:“……”他也觉得这闺女说话咋突然就变得噎人了。
“你脖子上的勒痕是怎么回事?”庆和帝这才注意到她脖子上的勒痕,瞪着眼问道。
顾辛音:“本来想要上吊吓唬吓唬父皇来着,吊上去我又后悔了,没成想阴沟里翻了船,被个小宫女拽住脚,要不是那绳子不够结实,突然断了,说不准我现在已经见到母后了。”
庆和帝努尔拍桌,手颤巍巍指向顾辛音,“你你你,真是出息了啊,我和你母后宠着你长这么大,你就学会了寻死觅活?”
顾辛音走到庆和帝旁边,坐到一旁的蒲团上,拿了果盘里的一颗果子就啃,“还不是你前段时间就突然变成了后爹一样,不搭理我,旁边还有个宫女整日里说什么和亲可怕,我一时间脑抽了才想不开的。”
“哪个宫女,给朕带过来,周礼,你亲自把人送到慎刑司去,务必把她的嘴巴敲开
,朕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个胆子这么大,竟敢把脑筋动到朕的嫡公主身上。”
顾辛音接话:“赵嬷嬷带着人在殿外候着。”
周礼忙领命去了。
徐美人在一旁听着,心里一阵阵打鼓,她是被五公主送进宫里来服侍皇上的。
五公主给她下了毒药,让她不得不受其控制在皇上耳边旁敲侧击地说四公主的坏话,一开始皇上没多大反应,可这些日子,皇上就像是陈国特有的火药桶,尤其是点燃紫色熏香的时候,皇上的脾气更不好,只要稍稍一撩拨,就有被引爆的危险。
通过这些日子深宫生活,徐美人知道五公主嫉妒四公主,且五公主想要代替四公主去和亲。
其实只要五公主主动和皇上提起要代替四公主和亲,皇上肯定会答应的,可也不知道五公主是怎么想的,她不主动提,鼓动着四公主来闹。
徐美人刚才听四公主话里的意思,有人要害她!
徐美人再次捂了捂心口,拼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那个要害死四公主的宫女就是五公主派去的人。
这是多大仇,多大怨啊,竟然要到姐妹相残的地步了。
果然,皇家没有亲情可言。
正在徐美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听见有人问她:“徐美人对此事怎么看?”
“回公主殿下,嫔妾,嫔妾……没什么看法。”
顾辛音笑:“刚才徐美人不是很能说吗?对本宫的婚事侃侃而谈,现在怎么
不说了?”
问完这话,顾辛辛看向可怜巴巴看着庆和帝的徐美人,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恶毒的反派,非要找善良小白花的茬儿。
徐美人都想打自己一嘴巴了,她刚才为什么要没眼色的上眼药?
“公主殿下,是嫔妾的错,嫔妾不该妄议国事。”
顾辛音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不再搭理徐美人,罪魁祸首是五公主,她找正主算账就好了。
庆和帝见顾辛音不再为难徐美人,想起她前些日子受了他那么久的冷落,心下难免有些心虚和愧疚,就问道:“你真不想去和亲?”
顾辛音抬头,眨眨眼,“自然是不想了,在自己国家多好,难道父皇同意不让女儿和亲了?”
“你如此乖巧懂事,父皇自然是舍不得的,要不朕给你赐门婚事,和亲换成小五?”
庆和帝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虽然小五不是嫡公主,也是他的女儿,和小四年龄差不了多少,和亲正合适。
顾辛音心想,这皇帝昏庸是真的昏庸,可是对原身是真没的说,前提是在他脑子一直清醒的状态下。
“您要让儿臣嫁到哪家?”
在古代,女子不成亲好像不现实,即便是公主也是,如果她真来个特立独行的非不成亲,那些个文官御史估计能喷死她,再者,陈国还在虎视眈眈呢,她要不成亲的话,指不定搭上个五公主不行,她这个四公主后脚也得嫁到陈国去。
“朕好好为你挑个夫家,一定不
让你受委屈。”庆和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