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铭怀疑地问道。
“你应该没看今天的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
“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都报道了咱们的年货节。”
“其他各乡镇,都想趁着年货节,推广一下他们的东西。”
刘锦解释道。
“江北日报也报道了?”
青山日报报道年货节,是正常的。
早在采访前,宋思铭就和青山日报社社长王向东说好了,但江北日报也能次日见报,有些出宋思铭的预料。
这几个月,江北日报关于王寨乡的报道,已经有三篇了。
两篇以宋思铭为主角,一篇为卢增汉为主角,连负责采访的庞蓓蓓都说了,上面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让王寨乡第四次出现在江北日报上。
结果,却是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宋思铭一瞬间也明白,澜沧县其他乡镇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急着拜访他了。
其实,年货节的事,早在一周前,宋思铭就让人通知给其他乡镇了,也告诉其他乡镇,可以拿着自己的特产,到年货节上展出售卖。
但比起之前的招商推介会,其他各个乡镇的反应,明显要冷淡得多。
至于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觉得年货节规模小,来了也卖不出什么东西,另一方面是帮老百姓卖东西,没办法像招商引资那样,归为政绩。
但现在,青山日报报道了,江北日报也报道了。
情况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两则硬广告,这两则硬广告打出去,先年货节的规模绝对小不了,而更为重要的是,青山日报和江北日报是党媒,是体制内的风向标。
江北日报都报道王寨乡年货节了,市领导能不到王寨乡年货节上转一转,看一看?
市领导都转一转,看一看,县领导能不转一转,看一看?
这么多领导到年货节,对于基层干部,可是一个刷脸的大好机会。
所以,各乡镇的负责人,才会急不可耐。
拜访宋思铭,就是想走后门,拿个好位置,到时候刷脸也好刷。
“刘副乡长,给他们短信,就说我回来了。”
宋思铭想了想,对刘锦说道。
按照昔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原则,宋思铭应该端着点,但是,宋思铭并不想那么做。
蛋糕做大了,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宋思铭从一开始,也没想把年货节,办成单纯王寨乡的年货节,因为,王寨乡都是些初级农产业,根本就拿不上台面。
这次年货节,他可以借助个人关系,帮着销售一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年货节怎么办?
他不在王寨乡了,又该怎么办?
因此,宋思铭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
而这个更长远的规划,需要各个乡镇的负责人配合。
刘锦的短信出去,邻近乡镇的负责人,不到半小时就到王寨乡政府,离着远的,两个小时也到了。
到下午四点的时候,王寨乡政府的会议室,已经满满当当,挤了三四十人,大多数乡镇都是书记,乡镇长联袂而至。
大家见到宋思铭之后,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摊位是怎么安排,会不会把其他乡镇的摊位安排在犄角旮旯。
因为,安排在犄角旮旯,就意味着市里的领导,县里的领导根本看不到。
那还怎么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