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安笑道:“李仪山先生能代表北凉王和徐奉年吗?”
李仪山神色更加苦涩,他知道秦长安在提醒他,徐奉年受辱于秦长安,以徐奉年的性格,此事不易平息。
“奉年虽是世子,终究年轻气盛,大黄庭之事是我与大将军擅自决定,与奉年无关。”
李仪山诚恳地望着秦长安:“还望秦道长看在我薄面上,不要再为难奉年。”
秦长安嗤笑,手遮面庞,望向天空:“那李先生可知我今年多大?”
李仪山一愣,随即恍然。
他本想以徐奉年年轻气盛,行事冲动为由,希望将来徐奉年若不顾劝阻报复秦长安时,秦长安能网开一面。但他忽略了,眼前的秦长安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徐奉年渴望王重楼传授大黄庭,是为了在武道上走捷径,而失去大黄庭的王重楼,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作为师弟,秦长安拒绝此事理所当然。如今李仪山却要求秦长安退让,难道他认为秦长安是无动于衷的石像?
秦长安冷笑:“徐奉年若想找死,尽管来武当。”
他尊重李仪山,是因为李仪山为徐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这不是李仪山得寸进尺的理由!
亲眼见证南宫仆射与秦长安之间那场震撼人心的对决后,李仪山彻底意识到,眼前的少年绝非寻常年龄所能衡量的简单角色。年仅十五岁便已达到大天象境的修为,假以时日,问鼎秦地神仙境界几乎如同囊中取物。
更令人忌惮的是,秦长安心思细腻,城府深不可测,这样的人物,与其为敌不如结为盟友!然而,李仪山也深知徐奉年的性格,作为自小看着他成长的师父,李仪山明白,被秦长安如此羞辱的徐奉年断不会善罢甘休。不仅是自己,恐怕连徐骁也无法说服这位倔强的弟子。
因此,李仪山试图以言语让秦长安稍作退让,一方面寄希望于借此机会进一步磨炼徐奉年的心性,毕竟未来北凉王的重任必将由他肩负。到那时,徐奉年成熟之后,面对秦长安的强大力量,或许能自然放下这段恩怨。这对北凉和武当来说,无疑是最佳结局,无需生死相搏,而拥有秦长安的武当,或将成为北凉和徐奉年的强大助力。
遗憾的是,李仪山的如意算盘被秦长安一眼看穿,对方坚决表示,对徐奉年退让绝无可能。李仪山心中暗自叹息,原以为主动取消传授大黄庭的提议,秦长安或许会念及情面,让自己的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未曾料到,秦长安竟洞察一切,仿佛自己在他面前毫无秘密可言,这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令李仪山感慨不已。
李仪山望向秦长安,见其面容冷峻,无奈道:“罢了,是我强人所难。只求秦道长,勿主动与奉年为难,如何?”
秦长安闻言,目光锁定在李仪山虚弱的身躯上,缓缓言道:“李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
李仪山苦笑回应:“将死之人,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奉年和北凉,让秦道长见笑了。”
秦长安抬头远望,幽幽问道:“李先生是否希望徐奉年坐上那个位置?”
李仪山心头一惊,下意识环顾四周,确认只有他们三人在此,方稍稍安心,直视秦长安:“秦道长此言何意?”
此刻的李仪山,一改先前病弱将死的萎靡,眼神犀利,犹如当年在春秋谋士中夺得探花之名的毒士!
秦长安摆手道:“李先生勿需多虑,我只是随口一问。”
李仪山眼中锋芒未减,长久凝视秦长安,确认他并无其他意图,这才长舒一口气,坦诚道:“确实如此。”
秦长安微笑回应:“如此,李先生还需多多保重。”
李仪山闻言一怔,秦长安的话显得突兀,即使他智计百出,一时也难以揣摩其真实意图。
秦长安并未再做解释,他知道,若李仪山能多活十年,徐奉年或许会为了师父去争取那个至高之位,而非在耗尽北凉铁骑、助离阳赵室稳固江山后,独自归隐江湖。出于对李仪山为徐家苦心筹划的敬佩,秦长安这才提醒了一句,但也仅此而已。李仪山能否理解,全凭机缘。
至于徐奉年,秦长安嘴角微动,最好他能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