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最担心的人,还是建文帝。
不管朱棣是否愿意承认,建文是合法继位的皇帝,与建文相比,朱棣才是反贼。
而且建文帝当年有很多蹙拥,一旦他现身,天下就很难再安定下来。
朱高炽见朱棣怒,急忙开口宽慰道:
“爹,我们都知道您的好意,您不必如此生气。”
“其实这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建文是否还活着,真的重要吗?”
“就算他活着,对咱们家又有多大的威胁?”
“可为了建文,咱们每年都要筹备下西洋,还有胡大人,在国内寻找了这么久,这真的值得吗?”
朱棣沉默了。
建文是他的心魔,为了斩草除根,他让胡滢和郑和两人,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四处寻找。
这么多年过去,仍没有任何音讯,反倒是因此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
“既然如此,那你们说,咱们应该怎么做?”
朱高煦来了精神,大声叫嚷道:
“先让郑和带人,把倭国给灭了,抢了那里的金银,再继续造船。”
“然后把南洋那块地方给占了,一路往西打。”
“走一路,灭一路,把金银珠宝全部抢回国,用来支持跟鞑靼作战。”
“这样一来,咱们越打越强,越强越打,迟早能占据全世界。”
朱高炽则连忙反对,说道:
“万万不可。”
“咱们靖难之役打了四年,百姓到现在都还没有缓过劲。”
“如今又连年北伐草原,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苦。”
“可以先暂停下西洋,把银子留下来,多照顾国内的百姓。”
“等以后有钱了,再利用舰队南下贸易,跟当年的宋朝一样,商贸所得拿来展国内民生,这样老百姓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听朱高炽张嘴闭嘴就是百姓,朱高煦气急败坏的说道:
“老大,你不要动不动就是百姓,咋地?百姓是你亲爹啊?”
“你给我闭嘴!!”
朱棣一脚踹在朱高煦屁股,恶狠狠的说道:
“再敢胡说,我非打断你的狗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眼见朱棣怒,朱高炽和朱高煦全都夹紧了嘴巴,朱瞻基和朱高燧也是低眉顺眼,不敢说话。
沉默了许久,朱棣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说道:
“郑和舰队雄霸四海,只是在港口里放着,实在是太浪费了。”
“前两年鞑靼和瓦剌,被我给打残了,这两年也不敢放肆,想必北方能太平几年。”
“京师三大营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联合郑和,转道朝鲜,先去把倭国给灭了。”
“倭国的金银,是我大明紧缺的,把银子先抢到手里,有了银子,一切就好办了。”
朱高炽见朱棣又要动兵,着急的不行,“爹,此事。。。”
“这事就这么定了!”
朱棣没有给朱高炽再说话的机会,直接打断道:
“倭国罪该万死,不讨伐此国,我心恨难消。”
“明日就召回郑和,尽快准备讨倭事宜。”
“今天咱们大明就干两件正事给后事人瞧瞧!”
。。。。。。分割线。。。。。
大哥们,求点鲜花,评价票,谢谢各位大哥。
大哥们,求点鲜花,评价票,谢谢各位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