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家父万历爷断更 > 第25章 海事之我见(第1页)

第25章 海事之我见(第1页)

这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本奏折,我不确定皇帝看后会不会再揍我一顿,但我不得不这么做啊,封王事小,能拿到多少好处才是真。

就像朱老三,封王同大婚将耗资高达百万两,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皇帝又会给多少呢,总之我若造反,第一个抢朱老三。我若黑不提白不提由着皇帝安排,怕是连朱老三的零头都捞不到,既然人家不给,我只能恬着脸伸手自己要了。

我所提六点,看似过分实则未必不可行,虽然皇祖母没有明说,但很明显皇帝是嫌弃厌烦我的,为什么同意我就藩瀛州,就是要把我落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这背后或许还有郑氏在推波助澜,既然弄不服我这条搅屎棍,那就让你滚,死了最好。

基于这个前提,我不提要求是不是傻?

我所提前三款实际上在索要军权,行政权,财权,我在试探,我赌皇帝不懂,赌外朝的大臣不在意,认为我就是个笑话。

深宫数载,我对朝廷的当权者看法是在战术上重视他们,在战略上藐视他们,不要把他们想象的太过高深,一个正常的现代人,知识量完爆他们所有,这就是事实!

关于军权,我只要三个千户所,对于一个远赴海外的亲王来说,这并不过分,便是封藩内6,也是要王府卫队的,数量几百至千人不等。其实只给我一个千户名额也可,我只是要个编制,有了这个编制我做事也便有了遮掩,这是合法性的问题,必须提前敲定。

关于行政权,我是封藩海外啊,相当于独立的小王国,索要这个权力理所当然。实际上皇帝同意我就藩海外,这一点相当于已经默认,上奏本只不过是在走流程,黑纸白字确认。

关于财权,这一点很隐晦,皇帝或许知道自己家有澎湖这个地方,但他绝对不会知道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因为我大明对海权的认知几乎为零。

就说市舶司,我查阅资料后不得不为皇帝默哀。

大明原有三个市舶司,广州市舶司,福州市舶司,宁波市舶司。

广州市舶司负责南洋诸国的朝贡贸易,皇帝老儿通过包税每年可收入白银两万两,就这我那位父皇已经在拍着巴掌乐了。

那是哪里?那是广州啊!每年进出口税收不过百万两,布政使以下都该杀!我闭着眼睛想,这个税收额怕是正常贸易额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福州市舶司,这个更奇葩,名义上是专为琉球朝贡所设,按说没什么油水,但皇帝通过包税每年居然能收入三万两。

我初时不解,但将嘉靖年间抗倭档案捋顺之后,才现这个琉球只不过是个壳子,倭国的大名,大明走私商人,甚至香山澳的葡萄牙人,马尼拉的西班牙人都能弄到大明颁给琉球的勘合进行贸易。

而绵延几十年的倭患,实际上是海商势力同地方势力利益分配不均,地方势力通过朝廷打压海商,而海商引狼入室,通过倭国浪人胖揍那些通过权力抢夺他们利益的地方豪强。

局势愈演愈烈,控制不住了,结果大明沿海百姓遭殃,朝廷非但没有分到肉,还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平定倭患。

我记得几百年之后的教科书好像说什么是为了维护皇权才海禁,这让我啼笑皆非,我的太爷爷嘉靖爱财,我的爷爷隆庆开关,我的父皇万历视财如命,他们若是真知道海贸有这么大的利润,早操刀子干了,何必还要派太监去抠那几两矿税!

维护皇权是需要钱的,没钱维护个啥?

为啥皇帝不知道呢,上下欺瞒而已,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坚决抵制,结果造成大明名义上禁海,实则从来就没有禁过,到处都是走私!

东南豪商之富,老朱家加起来也不过是人家的零头!

宁波市舶司,这个市舶司比较可怜,只岁入几千辆,前年被裁撤了,而提议裁撤的人正是宁波籍官员现任辅沈一贯!

他说在宁波往来贸易的都是民船,沟通南北殊为不易,国不应与民争富,就裁撤了吧,还江浙百姓民生。

这说的是人话?这说的是人话?

天下财物产出,南直隶,浙江两省能占六成,这是大明的精华啊,结果市舶司每年只收入几千两,怕是工资不够,你tm还说是民间贸易,裁撤乃是善政!

确实是善政,大明的官儿多出自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损公肥私,民间富的流油,可不是善政么。

而我说的民间富的流油同百姓贫苦并不矛盾,大明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低,没有税收转移支付,不能转移过剩劳动力,只能一个结果,贫富差距加大,富者广厦千万,贫者房上片瓦无。

结果皇帝同意了,罢市舶!

本来走私多少还有人在管,现在全民走私!

江浙,两广,福建百姓一定高兴坏了,士绅商贾更是夜夜笙歌,比富斗奢,他们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会有一场浩劫,不但洗劫了他们的财富还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嗤之以鼻的大明肥猪替换为拿着利刃的八旗大老爷,不仅喝他们的血还要他们跪地称奴才,就比如扬州,嘉定。

我从不否认他们的英勇,但也要反思一下是谁亲手葬送了自己的黄金屋!

真是应了那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我的思绪又飘了,我收回飘散的灵魂放眼当下。

根据邸报,我知道现在大明头一号的海贼名李旦,罪名为通倭而非走私。皇帝又被忽悠了,通倭是真,但无人说他是走私的王!我不知道他年收入多少,但后来崛起的郑芝龙我还是知道的,东亚海上霸主,这就足够了!

我恶意的猜想若皇帝知道李旦的年收入之后,脸色会是什么样,大概会吐血而亡吧。

如果说第一二三款说的是将来,那么第四五六款则说的是现在。

我必须早做准备,要船要人要枪炮,不然怎么收保护费啊。

我的要求很合理,在朝廷看来流民就是祸害,他们只怕我收的太少;而我对内6财产无所求,相比于其他几个亲王,我要二十万两过分么,已经是良心价了;天津靠近京城,又有良港,正是造船的好地方,我要造自己的船,而不是官府船厂造出的废物。

为了造船一事,我翻遍了内书堂藏书,又去查阅文渊阁,工部资料,可惜没有找到郑和当年的造船图纸同海图,据说是被宪宗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夏给藏了起来,总之是找不到了,我没兴趣还原历史真相,也不可能跑去文渊阁,工部一本一本的翻找。

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些有关造船的书籍,如《筹海图编》、《虔台倭纂》、《南船记》,《龙江船厂志》等等。

结果很让我失望。

水师战船种类繁多,但最强战船也只不过4oo料,长9丈最宽处4丈高不足2丈。

这个‘料’是容积单位,为1立方丈的容量,而1立方丈可容纳水66o斤,我不知道大明的‘斤’同后世的‘斤’相差多少,我的估算为略重但相差不多,所以我把两者等同,由此我推断出1料略等于排水量o。33吨,也就是说4oo战船空载排水量只有132吨,满载排水量翻倍,也不过264吨。

且不说造船工艺,材料厚度,武器配置,只按吨位来算,这样的战船在东亚勉强可以,但相比西欧那些海上战舰就完全不够看啊。

就说8o年前的屯门海战,无论怎么说,将近万人干七八百人,过百战船对阵五六艘西洋武装商船,结果还让人家跑了。

好吧,这也算胜利,只是这样的胜利真的值得夸耀么?如今只怕。。。。。。相差的更远了吧?

我大明的海船肚大皮薄操帆简易能装货,但缺点也很明显,船慢风力利用率低不适合跨洋远航,更不适合火器作战。

我很想说我大明天下无敌,但真相就是几艘西洋武装商船就能在大明沿海耀武扬威!

不如就要学啊,这没什么丢人的,我正在愁呢机会就自己送上门来。

利玛窦,这位耶稣会派来的间谍传教士,我志在必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