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金句制造机 > 第189章 天下文宗(第2页)

第189章 天下文宗(第2页)

而晁衡的另一个好友,得闻此噩耗,也悲痛执笔,给晁衡写下了一悼亡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个写悼亡诗的诗人,名为李白。

然而,神奇的是,晁衡却并未身死在这场海难之中,而是又随船漂流回了6上,并且奇迹般地重返了长安,再次得到朝廷的重用,官至光禄大夫,直到埋骨大唐,葬于长安。

加上前面提到过的给好友孟浩然写的悼亡诗,可见王维的朋友,也是遍布天下,且一直都有保持密切联系,并未因他隐居山林而有所淡漠。

当然,王维写送别诗,大多也是应山中景色而落笔。

比如这《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里的王孙,既是朋友,也是隐居之人的含义,又或者两者兼有。

诗人不写浓烈的离别不舍之情,而是淡淡地写下在春日的某个黄昏,送别了好友,自己返回到山中住所,把柴门给静静地拉上。

淡然之间,却透出深深的孤单和寂寥。

他甚至还语气平淡地问道,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回来呢?

多么像是儿女临别前,父母的那句问候啊!

语气越是平淡,就越是凸显出藏在背后的感情之含蓄,让人回味绵长,心情难以平静!

像类似的平淡之中蕴含深切真意的诗句,王维还有另一经典的五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离乡好久,突然听闻有人自故乡来,无数的情感顿时在胸中翻涌,跌宕不休。

他肯定知道不少关于故乡的人和事吧?家中可安好?母亲可安康?兄弟姐妹们可曾安稳长大?

但话到嘴边,那些关怀的话语却始终吐不出来,反而是轻飘飘地问了句,绮窗前那一株在风中摇曳的寒梅,可曾开花?

一个连故乡梅花都念念不忘的游子,对于家乡的亲人,又该是多么眷恋想念啊!

虽然一句直接询问的言辞都没有,可乡愁和相思,却是渗出了笔墨纸张,缓缓流入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纵观古今,在所有的送别曲中,‘阳关三叠’一定是绕不开的永恒丰碑。

何谓‘阳关三叠’?

那就是在咏唱之时,都会重叠三次,而这‘阳关三叠’,就出自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人离京远行,往东必经灞桥,往西则必过渭城。

这两个地方也就成为了自古送别亲友的代名词。

早晨下了一场短暂的雨,路面上不复往日尘土飞扬的场面,当然也不至于大雨后的泥泞不堪,天气还算晴朗,驿站旁边的杨柳经过一夜雨水的湿润,也翠绿清新。

可惜,雨停了,相聚一夜的人儿也到了该是别离的时候。

但今日一别,往后何日才能再相见呢?

我昨晚不停地给你劝酒,只是为了,能多延长一点此刻难得的相聚时光啊!

干了这杯酒吧,出了阳关这道隘口,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们这群老朋友啦!

王维这诗写的感人至深,又荡气回肠,和他少年时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在王维的一生之中,从未因向佛而淡薄情感,相反,在对待朋友和亲人时,他永远都是那个至臻至诚之人。

755年岁末,安史之乱爆,叛军仅用一个多月就攻入洛阳,随后又进军长安。

由于唐玄宗出逃,整个长安城群龙无,一片混乱,王维也逃避不及,被叛军抓获,押往见安禄山。

安禄山欣赏王维的才华,更重视他的名望,于是强迫王维做了装点‘大燕’政权的给事中官职。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