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已经退到了最外侧,似乎随时准备逃跑。
至于魏军……对于齐军来说,最指望不上的就是魏军,恐怕魏军巴不得齐军与秦军两败俱伤。
经过一番权衡,田忌趁着自己前后两路秦军的包围圈尚未形成,匆匆忙忙地带着自己身后的十万大军退出了战圈。
好在蒙骜军以守护函谷关为己任,没有对着田忌军穷追猛打。他们见田忌军离开主战场后,也退到了函谷关前,继续守护这座险要的关隘。
刚刚准备包田忌军饺子的白起军,终究对魏军的怨念更深一些。
在田忌军不妨碍白起军的情况下,白起军重新将目标放回了魏军的身上。
这一战,给韩军、赵军、魏军和齐军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白起盯上的人,就像是被死神扼住了咽喉。不断增加的伤亡人数,也让各军主将意识到了“人屠”这个绰号的涵义。
白起就像是一柄人间凶器,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赵军看着白起军大战魏军的情形,一时看直了眼。
正与赵军交锋的卫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另外两路秦军都有了绝佳的表现,他们作为嬴渠梁麾下的军队,也不能给自家主君丢脸!
卫鞅率领军队将赵军驱逐到距离魏军较远的地方,彻底断绝了赵军与魏军联合进攻秦军的可能。
缩在远处的韩军见此情形,愈发不敢上前。
还没有经历过申不害变法的韩军,实力是几国中最拉胯的,国力也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现在,就连强大的魏军和齐军都在秦军手中吃了大亏,他们韩军凑上前就是白给的。他们倒不如在一边旁观,尽可能地保存己身的实力。
如果秦军、赵军和魏军三败俱伤,对于韩国而言,是最为有利的局面。正在浴血奋战的魏军和赵军注意到了摸鱼的韩军,一时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孙膑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皱起了眉。四国联军军心溃散,士气低迷。
再这样下去,这次围攻秦国的行动必将以失败告终,而且无法取得任何战果。
必须得做些什么了!
孙膑准备出面劝说韩军从背后偷袭秦军,协助赵军——尽管三路秦军都气势骇人,孙膑仍然敏锐地察觉到,卫鞅所率领的那支秦军实战经验更少一些。
比起凶残的白起军,卫鞅军似乎更容易对付一些。
韩军与赵军联手,必然能让这支秦军吃个亏!
孙膑知道,一名将领的带兵风格,短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
白起军、蒙骜军与卫鞅军看似气势强盛,有诸多相似之处,实则是不同的。
如果他所料不错,这三路秦军中,白起军和蒙骜军都是传闻中来自后世的秦军,唯有卫鞅所率领的这支秦军,是当今秦公手底下的军队。
孙膑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卫鞅军身上。
他明白,这支军队,才是秦国的根本。来自后世的秦军再强,终有一日是要回到他们自己原本的国家的。
若是能重创这支秦军,这场战局,甚至是往后的天下格局,都能迎来转机!
孙膑刚准备靠近韩军将领,就被提早守在一旁的王贲和蒙恬军发现了。
他们迟迟没有在战场上露面,一是因为凭白起等人的能力足以应付面前的战况,二是因为他们从秦王政处,接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密令。
王贲和蒙恬在确认了孙膑的身份后,迅速率领一支由小股人马组成的队伍,杀到了孙膑面前。
“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军师孙先生吧?我们王上十分仰慕您的才华,想要请您去秦宫做客。”
王贲和蒙恬待孙膑礼貌而又客气,但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孙膑表明,孙膑没有说“不”的余地。
“王上……来自后世的秦王么?”孙膑将眼前这两个人好生打量了一番,见他们都有大将之风,不由感慨道:“看样子,后世的秦国,当真人才济济。”
“既然先生看出了这一点,何不入秦,为我秦国国君效力?”王贲和蒙恬傲然道:“往后,这天下,是我秦国的天下!”
孙膑怔了怔。
这两名来自后世的秦国将领,该是何等的自信,才能说出这番话来?
后世,秦国强大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才能将天下视作囊中之物?
在孙膑沉思期间,王贲与蒙恬并未开口,他们给与了这名兵家大才足够的尊敬。
孙膑最为出名的,除了“桂陵之战”(“围魏救赵”由此战而来)与“马陵之战”这两场奠定齐国霸业的战役,便是一场比赛。
他为田忌出谋划策,利用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对战,而后又利用上等马战胜了齐威王的中等马,利用中等马战胜了齐威王的下等马。三战两胜,田忌在马匹实力不如齐威王的情况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孙膑的这一策略,充分表明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该如何扬长避短。同时,也表明了在敌我实力差距不那么悬殊的情况下,恰当的策略能够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假使对战双方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己方最精锐的士兵,也战胜不了对面的普通士兵,那么,很多策略就难以奏效了。
王贲和蒙恬熟读兵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等书都是他们的必读之作。
除此之外,他们还详细地了解过与这些人有关的重要战役。
时人兴许不了解孙膑的才干,他们眼见着齐威王居然如此重用一个残疾人,甚至还在嘀咕齐威王是不是昏了头,但王贲与蒙恬绝对不会轻视孙膑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