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张定打算就食于敌,只早早的吃了一顿早饭就把他们赶走了,将士们都知道张定是什么尿性,已经预料到了什么,因此都胡吃海塞,吃饱了再走的。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张定说不支持那也只是让他们自筹粮草,但是该有的补给还是要有的,总不能让他们把武器当做烧火棍去和敌人搏斗吧?
还好张定现在的军工厂已经实现了武器的全面的武器生产,不用再找那些心狠手狠的外国佬买,贵不说,运输的还慢,之前和郑氏打得火热的时候迟迟不送货,幸亏自家的产能上来了。
巧合的是,这仗一打完,这武器弹药就运过来了,你说巧不巧?
在张定持续的投入下,终于取得了一丝成就,手艺上去了。得益于北越境内有大量的矿产,这下原材料也不用受制于人,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就有用不完的矿产。
如此,才有了如今张定的气定神闲,人,武器,装备都有,除了粮食,但粮食敌人有,敌人有就是我有,没什么不一样,这样一来,张定就可以放心的动战争。
张定又是早早的坐到了自己的书房内,处理这永远处理不完的政务。随着手下的地盘越来越大,这事情也是越来越多。随着战争的动和科举考试的临近,这事情一天比一天多。
这几天军队自然还没有什么问题,周围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能力,通常就只有寥寥几个连衣服都穿的破破烂烂的士兵,还在用着他们的祖辈用过的锈迹斑斑的武器,他们承平已久,抓抓蟊贼还差不多。
遇到张定这种大规模的成建制的军队自然是只能抓瞎,而且他们对张定的存在也是早有耳闻,大家都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大佬,之前人家只是没动弹而已。
现在人家打过来了,还不赶紧抓紧机会投降干嘛。恐怕也只有那些家属在朝廷手里的大官才不得不反抗,不过他们的反抗也是徒劳的,手底下的人普遍不想干活,拿什么抵挡呢?
自然是只能大喊一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要么自尽,要么就是投降,老婆没了,还可以再娶一个,孩子没了,可以再生。要是命都没了,可真就什么都没了。
对待他们,自然是通通接受他们的投降,对待反抗不配合的,则是予以打击,新仇旧恨一起算。
张定刚到桥头镇的时候,这些人可没少找张定受贿,只是后面看着张定越来越强大,这些人不敢了而已。
至于科举考试,这就是张定目前的重中之重,已经快到张定所说的一月之期了,下面的人也纷纷出了一道题供张定选择,哪怕是留守升龙府的沈默都出了题,以供张定选择。
张定从中遴选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这些人都是四书五经考题里面写八股文出来的,自然出题也是这方面。
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为统治者选拔了一批忠诚的官员和治国理政的人才,尽管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但仍然能够筛选出一些有能力的人。
但是八股文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内容和思想,限制了考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过于注重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或排挤在仕途之外。
因此,张定准备做出一些调整,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也准备不再限定八股文。但是这需要时间也慢慢调整,因此,张定仍是从这些题目里面挑,这将会占据考试内容的大头。
至于剩下的一小部分,将会是张定的意志体现。而学子们也会通过这一部分不同寻常的一部分,来领悟到来自统治阶层的意志,为了考高分,他们也将不得不接受新的规则。
这一部分,内容繁杂。不仅包括算数,还包括简单的生活知识,农业常识,甚至还包括一部分科学知识。这一些知识都已经在葡萄牙人大卫的帮助下早就翻译成汉语出版了。
只是这些内容感兴趣的只是少数,只有集英堂的少年班才会有人专门学这个。大部分的国人认为这是“奇淫技巧”,这怎么行呢?这可是社会的进步呀。只能张定通过行政手段来引导大家。
你想做官吗?那就来科举吧!你想科举,那就考高分吧!想要高分,你就得知道张定喜欢什么,现在,张定就差明晃晃的告诉大家:我就喜欢肤白貌美大长腿了,咳咳,,不是,是新质生产力。
集英堂不仅是为了让张定统治区域内的统治阶层对张定有向心力,更是为了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当然,天才和这些食肉者上的课根本不一样,他们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条件,只要你够聪明,你就可以无条件入学,一旦入学,每个月就可以拿到一笔例钱,随便他们拿来干嘛。
这些人普遍年纪轻轻,总共不过十个人,但脑子一个比一个好用,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岁,但是人家已经快把西方那些记在书上最先进的知识给自学完了,包括军工厂里面的一些技术都是他解决的。
不但要自学,还要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带新生,但是人家乐在其中。为什么呢?很简单,在此之前,虽然他有神童名号,但依旧要给地主放牛,一家人一年辛辛苦苦,还吃不饱饭。
如今因为他被少年班选上了,还解决了武器的生产问题。张定大手一挥,赏赐良田百亩,一下子就实现了阶级的跃迁,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如今虽然年纪轻轻,却是大家都要尊敬的天才。
谁让张定对他都是和颜悦色呢?人家就是可以解决张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家甚至还有近卫军的保护呢!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的待遇,因此,大家都知道张定喜欢天才。
之前,老百姓们都不让孩子们读书,觉得读书有什么用,辛辛苦苦读一辈子到最后可能付出了金山银山,却是耗光了家财,连一个秀才也得不到。
现在现,那不是读书的问题,那是因为你书读的不行啊!读书不仅能财,还可以人五人六,轻轻松松的实现阶级跃迁,大家都要对你客客气气。
因此,不论其他地方,至少桥头镇这一片地方有不少孩子只要还在适龄范围内都在读书,然后每次少年班招人的时候都会有数不清的人从各个地方涌来。
可惜,这个属于天才的地方终究与绝大多数人无缘。落选的自然是捶胸顿足,懊恼不已,但选上了,则不亚于范进中举。
?这就像买彩票一样,虽然都知道自己和大奖没什么关系,但万一呢?万一中了呢?因此,他们乐此不疲,这一次不中只是运气不好,还没学到位,还要继续学。
这造成了区域内的读书人数上升,也算是好事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和努力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些题目通常和学习没什么关系,只是智商的体现。
他们努力让孩子们学的那些之乎者也对张定来说根本就没用,甚至学的久了只会之乎者也,这种人别说非同一般的少年班了,就连普通的科举张定也不会要这种人,他需要的是富有想象力,脑子好用的人。
只是,这些变化他们还不知道。但是,这次科举之后,他们恐怕就能察觉一点了。因为少年班终究参与的人有限,引起的关注量也有限,不会像科举考试一样全民关注。
这些不同寻常甚至对封闭思想的题目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离经叛道。这些题目将由少年班考试题目里面遴选和新出一部分题,共同组成这一次的考试,想必,他们会很享受的。
确认完考试题目后,张定把试卷交给魏忠,这个题目将会全程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复印,在考试之前和考试期间,所有知情人都将被监控,确保题目不会泄露。
为此,锦衣卫除了张定吩咐的事情外,已经短暂的暂停了一切业务,只为了考试的顺利进行,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张定申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身体,确认考题可是很让他纠结了一下。从四书五经,到新题目,都在体现他想要创新和变革的念头,甚至从四书五经里面用孔子的话作为证据:
《礼记·大学》:”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如此,张定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哪知道,前脚刚出去的魏忠后脚就回来了,脸上是激动的潮红,步子十分仓促:“大人,您要的那个人,兄弟们带回来了,连带他全家一起!”
“哦?”张定伸懒腰的手停了下来,眉毛一抖,他可是等了好久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看来这个懒腰是伸不成了,罢了,等会来也一样,张定坐直身体:“带进来!”
“是,大人。”魏忠连忙退下,身为张定的情报头子,他可是比任何人知道有多么希望得到这个人了,毫不客气说,张定希望得到他甚至过了对秦淮八艳的渴望乃至于对任何一个美人的渴望。
这让他压力巨大,好在,如今兄弟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可算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1。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八位均为歌妓才女。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着名的有旧院、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