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强行破城,先有伤亡,夏侯渊到后也不一定敢领兵出城交战。总不能领一二千兵马去攻城。虽说郿城守兵不多,不过千人,但只派一二千人马便想攻下城池,实在不合常理。事出反常必有妖。五千人攻城,不多不少。夏侯渊赶来时会误以为他们是恰好碰上敌军攻城,并且伤亡不小的情况,定会举兵反攻。
他很想找到不用踩在自家人尸骨上功成的方法,可谈何容易。
两条计策,不论选哪个,都需要强攻郿城。只是第一条计策可以将所有人马派出攻城,或许伤亡会小些。但他们此来,可以说只为诱杀夏侯渊。若只为破城,他们自可带大军来,到时伤亡更小。
若不能擒杀夏侯渊,所有的伤亡都是无意义的。
他忽然发现做谋士真是缺德。千方百计地去杀人,杀敌人,也杀自已人。虽不是亲自动手,但身上背的人命可比亲自动手要多多了。一个人能杀多少人,一条计策可是成千上万地杀。大概会折寿吧,张翊心想。
忽然,黄汉升进帐献计,与他所思第一计相同。
张翊笑道此计也是他思得的第一计。
黄汉升本以为他这是同意的意思,却听他忽然转了话锋:“此计虽好,却不能将夏侯渊一举击溃。城内地形所限。夏侯渊兵马数千,而渭水之北有雍城,易守难攻,料亦会派兵增援郿城。我军在兵力上没有很大的优势。到时夏侯渊轻易便能突围。”
“军师有别的计策?”
“确实,翊另有一计。”张翊向黄汉升招手,“老将军来看。”
黄汉升依言上前。
张翊手指散关:“我等留五千人在散关,领一万人行至郿城外五十里下寨。曹军哨探自会探得我军兵力分布。今夜我亦会派出数名哨探,到时数人回报散关,数人报至寨中。当探知夏侯渊距郿城不足二百里时,命散关守将领关中五千人沿武功水南下,伏于五丈原山僻。若探得夏侯渊兵马已距郿城不足百里,我等即刻领五千兵马进攻郿城,只攻西门。”
黄汉升忍不住打断,问道:“军师将散关人马尽皆调走,若计败,夏侯渊使人夺了散关,我军岂不是进退两难?”
“若计败,便自五丈原兵退斜谷。散关自无用,不必守。”张翊笑了笑,“夏侯渊恐怕也如此想,他料不到我军会如此轻易便舍弃不久前刚攻下的散关。面对不足万余人,他自不会畏惧。”
黄汉升疑道:“计败便如此无功而返?”
“此计不成,足以证明夏侯渊乃谨慎之人,恐再无机会诱他出城一战。城内守兵加上夏侯渊与雍城的援兵,必超出五千人,我等仅凭一万余人强攻郿城,损失不会小。不如等徐军师大军来后,再作计议。”
黄汉升好不容易争得这先锋之位,自不甘心无功而返,只能盼望此计得成。
见黄汉升不再言语,张翊继续说道:“郿城守军不多,料半日便能攻下西门。你我领兵出寨后,令严颜将军等三个时辰后率寨中剩余兵马赶往五丈原。先埋伏二千弓箭手于五丈原半坡,严颜将军自领三千军伏于斜谷。料此时散关守军也到了。我等自与来援的夏侯渊交战,佯败而退。夏侯渊必追击而来,我等引他们一路至五丈原。待他们登山,便令弓箭手放箭。同时,斜谷伏兵与北面山僻伏兵一齐杀出。”
“如此,夏侯渊必死矣。军师妙计。”
张翊其实希望黄汉升能对他牺牲攻城士兵以诱夏侯渊的行为提出质疑,可是他没有。
或许是没有意识到会有本不该被牺牲的人牺牲。也或许是根本没放在心上,好似这样的牺牲是应该的,是无伤大雅的。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顾不了许多了。
“五丈原东面武功水上无桥,不知其水深。若水深无法趟水过河,此计难成。那日路过五丈原时人多,我便未使人探查。我欲寻本地人士或是去过五丈原之人一问。”
“白日里老夫看过那处河水,并不深。军师要确认也不难,老夫手下便有长安人士,我带他们来见军师。”
“无须带来,将军自问。恐军中有细作,看见生疑。若水深便请将军再来寻我,水浅则无须。将军自行歇下,明日依计行事。”
黄汉升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