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翊不忍再看。
徐母见了张翊这副模样,赶紧握住张翊的手,道:“贤侄,不要怕。会没事的。”
张翊才意识到自已早已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徐元直在帘外听得清清楚楚,他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刘玄德大恸:“悔不听天祐之言,反害百姓!”
诸葛孔明叹道:“竟真被天祐料中,蔡瑁、张允残忍之辈,对无辜百姓也下得去手。”
忽然,襄阳城楼上一阵动乱,魏延魏文长引数百人上城楼,大骂蔡瑁、张允卖国之贼,而后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放吊桥,请刘玄德入城。
不久,文聘又引兵来与魏文长厮杀。
张翊听见混战声,忍不住再探出头去看。
城楼上,城门前都在厮杀。恐怕城楼上的士兵也顾不得往城下射箭了,这样好的机会,竟然没人去试试去夺回刚刚战死的军民尸身。
张翊急忙回头起身。
徐母拉住张翊问:“贤侄,要去何处?”
“老夫人,我欲见主公。”
徐元直掀帘问:“有何事?”
张翊向远处看,答道:“我……”他愣住了,不少士卒劈开一丛又一丛乱箭要去夺回战死的军民尸身。
徐元直顺着张翊的目光望过去,也明白了。
徐元直轻叹道:“坐回去罢。若有机会能夺回子民的尸身,主公怎会放过?”
前军,刘玄德拦下想进城的张翼德,令他休惊百姓。
诸葛孔明道:“襄阳城中兵马不少。我等护着百姓,虽有魏延为应,攻进去恐怕也会损失惨重。便去江陵罢。”
刘玄德颔首:“吾亦不愿入襄阳。”
于是数万军民,推车挑担背包,向江陵而去。
中途探马来报,曹操入樊城后,立刻派人收拾船筏,渡江追赶。众将皆劝刘玄德暂弃百姓,刘玄德不愿。诸葛孔明便谏令关云长与孙公祐引五百人往江夏向刘琦求救,刘玄德允了。
黄昏,寒风刺骨。
张翊知道江陵远,但不知道这么远。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十几日了,竟还没到。
张翊一直坐在马车里,不会觉得累,但他知道百姓都挺累的。他们原本体力就不如军士,又扶老携幼、挑担背包的,纵使白日里基本都在赶路,也只能走十余里。军士护着百姓走,也自然走不远。
张翊心想,难怪他们最后会被曹军追上。这十几日走的路程,曹军派骑兵追赶恐怕不用两日就追到了。现在他们还能安然在此,说明曹操反应已经慢了。张翊回忆这个时间线,曹操应该先进了襄阳城,安排杀刘琮呢。
这十几日里别说下药了,张翊觉得他们会先饿死。他们大多的时候都在啃干粮,生火造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张翊日日坐在马车,不用走路都感觉有点受不了。这样下去张翊都担心他们会先断粮。百姓数万人,不是人人都带了足够的口粮的,所以军中粮草还需要救济百姓。军中又有多少粮草呢,若是路上有村落、小镇还好,别说没有,就算有,怎样的村镇能负担数万军民的口粮。
刘玄德率此疲兵,对上曹军精锐,根本没有胜算。还需要张翊再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