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群臣脸色都特别怪异都想的是太子今天是怎么了连着上书两次。
朱元璋说道“哦?标儿你又有何事。”
“启禀父皇,儿臣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向您举荐一位有功之臣。在此国家危难之际,当众人皆苦无良策来填补安远县知县贪污所导致的粮食空缺时,此人毫不犹豫地将其手中全部存粮捐献出来,总计达十五万石之多!昨夜儿臣已命人火速送往户部。因此,儿臣冒昧恳请父皇对这位义士予以赏赐封爵!”朱标双膝跪地,言辞恳切地说道。
殿下众臣听闻此言,无不大惊失色,一个个张大嘴巴,几乎要惊掉下巴。
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大臣们,高声问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傅有文闻声急忙起身,恭敬回应道:“微臣在此。”实际上,当他看到江靖宇捐赠的那堆积如山的粮食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彼时,国库已然空虚至极,甚至连运往安远县用以赈灾的粮食也遭知县私自变卖。这几日来,傅有文焦虑万分,头发大把脱落,却束手无策。如今目睹这批救命粮草,他欣喜若狂,手舞足蹈,仿佛见到了金子一般珍贵无比。
“太子之言是否属实?”朱元璋装傻问道
户部尚书傅有文回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说的句句属实,昨日微臣让人连夜查看了一番发现这十五万石居然全是精粮,微臣也要为捐粮之人请功。”
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不禁开怀大笑道:“如此义举,实乃我大明之幸啊!此人当真乃国士无双。诸位爱卿,你们不妨都来议一议,对于这样的大公无私之人,应当给予何种赏赐才合适呢?”
此时,太子朱标起身奏道:“启禀父皇,据儿臣所知,那捐粮之人曾言明并不想入朝为官,只求能有一座稍大一些的府邸安居即可。”话音刚落,朝堂之下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发言。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一片肃穆,众人皆沉默不语。然而就在这时,一员猛将从武官行列中挺身而出,他便是赫赫有名的蓝玉将军。
只见蓝玉抱拳施礼,高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只赐予一座府邸实在难以彰显其功绩,至少应当赐予爵位才行。毕竟此等大事关乎我朝颜面,若处理不当,恐怕会让他国耻笑!”
话音未落,文官之中忽然走出一人,此人面带怒容,径直朝着蓝玉呵斥道:“永昌侯,休得胡言乱语!陛下早已颁下旨意,无功不得封侯晋爵。此人虽功不可没,但尚未达到封爵之标准。依臣所见,赐予金银财宝作为奖赏便已足够。”原来此人乃是御史大夫陈宁。
此言一出,武官们顿时群情激愤,纷纷指责陈宁。一时间,朝堂之上喧闹不堪,人声鼎沸。而在这混乱之中,曹国公李文忠站起身来,向皇帝拱手行礼后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如此巨大功勋,岂能只用金钱赏赐了事?此举恐怕会令天下人心寒呐!”
一时间奉天殿中争吵不休。文臣们主张,只需赐予丰厚的金银财宝即可;而武官们则坚持认为,如此巨大的功勋理应加封爵位。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声鼎沸,争论得面红耳赤,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就在此时,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
"统统住口!此处乃何地?莫非尔等将此视为市井菜场不成?这里是奉天殿,咱尚且在此端坐!
"
群臣闻之,皆惊惶失色,纷纷跪地叩头请罪,齐声道:
"微臣知罪!
"
朱元璋见状,语气稍缓,说道:
"罢了,关于赏赐此人之事,咱已有计较。既然他无心入朝为官,那便作罢。不妨将胡惟庸昔日的府邸赐予他,并赐予其城外一座皇庄。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实际上,昨日朱元璋亦为此事发愁,但太子朱标向他提出了这条建议——那可是前任丞相的府邸啊!尽管已遭查抄,但府内诸多财物并未挪动。
文武大臣听闻此策,皆齐声赞道:
"圣上圣明!
"他们深知,这样的赏赐既显示了皇上对功臣的厚待,又解决了封赏难题,实乃两全之策。
“
"好了,诸位爱卿若无其他要事,便可自行散去了。
"朱元璋言罢,开始料理起几件微不足道的琐事,须臾间便结束早朝。
此时,皇帝身旁一名贴身伺候的小太监匆匆追上正欲离去的徐达,恭敬地喊道:
"魏国公请留步!陛下有请您前往觐见呢。
"
徐达闻言,不禁有些疑惑,挠了挠脑袋,实在想不通圣上此番召见所为何事,但还是赶忙应道:
"有劳公公相告,我这便前去面圣。
"说罢,他转身跟随小太监朝着皇宫内廷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