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户部尚书送礼,邓家还收下了,这个消息很快就在京都传来。
如果是别家收礼,那根本算不得什么稀罕消息,可那是邓家,邓元一向是不肯收礼,谁家的礼也不收,怎么这么就破例了。
哪怕打听到送礼的人是裴清,据说送的也就是点菜蔬,可这冬日里,两大筐菜蔬也不便宜了,邓元怎么就收下了。
莫非是对方不收礼的原则松动了。
有人蠢蠢欲动,但也不敢轻举妄动,想要再打听清楚具体是什么菜蔬。
而朝中知道邓元秉性的同僚们也都对这筐菜蔬有些好奇,他们还记得谢云煜来找过邓元,谢云煜一个大理寺少卿能有什么事找户部尚书,还不就是为了裴清的事。
有人试探着问了出来,裴清这是送的什么。
邓元本不想回答,可是忽然想到一点,还是回答了:“送的芽菜。”
“前些日我留他在府上用饭,夫人当时提了句我爱吃芽菜,没想到这小子就记在心里。”
邓元说完忍不住感叹起来,其他人听到回答,满足了好奇欲,也就借着邓元的话头夸起裴清。
不过也不光是看在邓元的面子上,裴清这般的心细确实体贴。
“两筐芽菜,那得花不少钱吧。”可这时偏偏又有人出声,说的话就有些刺耳。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哪能听不懂他的潜意思,有官员看向邓元,不知道他会做什么回应。
“也还好,这小子知道芽菜不便宜,担心自己买外面的我不会收,就想出个豆芽的法子,成本不高,不然我也不会收下。”邓元轻描淡写道。
方子?
其他官员都竖起耳朵,他们都知道裴清这段时间弄出了不少东西,不过都是上交给朝廷,受到陛下赏赐。
有人觉得裴清这么做也太大方了,但也有人觉得这些明留在手上好处不大,毕竟裴清拿出来的要么就是知识类的,要么就是容易被人仿造,但是也赚不上多少钱,可交给朝廷反而有功劳。
可这豆芽的方子不一样,若真是成本低,以现在冬日芽菜的价格,说不定能赚不少钱。
“这小子开始还说要把方子教给我,我日后想吃就自己点,这方子我怎么能收,若是收了,岂不是以大欺小,只能收下他送的芽菜。”邓元道。
听到邓元的话,刚刚还对方子有点心动的官员都尴尬起来,很明显,对方这话是说给他们听的。
邓元也确实有这个意思,裴清之前的那些明无私奉献出来是一码,可现在的方子又是一码。
之前那些明一是对国有利,藏私不好,但陛下也给了赏赐,可现在算是改进,若是有谁想让裴清免费拿出来,那就是有私心了。
更别说裴清是个小辈,哪怕谢云煜在一边,真有和裴家沾亲带故的长辈上门讨,裴清拿不拿都是麻烦,邓元就想在这里帮一把。
虽说他还算不得裴清真正的师傅,可也是教过他,有那么点名头在的,这么一番话出来,也能帮裴清挡去不少麻烦。
邓元的一番话很快就传开了,皇帝都有所耳闻,对于豆芽的新法子,不管成本多低,皇帝也都不是很在意,不过是一个赚钱的方子,或许赚的钱会多些,可要论重要性,和裴清之前拿出的东西没有可比性。
不过邓元的话也提醒了皇帝,裴清之前的明都是交给朝廷,难保不会有人产生这方子也要交给朝廷的想法。
毕竟上交给朝廷后,偷偷看一眼也容易多了。
一些有利于大盛的明,皇帝自然想要让裴清交给朝廷,但他也是不吝啬于赏赐的,可这些对朝廷来说不甚重要的改进,如果也要让裴清上交朝廷,那就未免过了。
毕竟世家大族里新明数不胜数,就比如说那昂贵的玉。乳,可没见人出头说要让世家将方子交给朝廷。
因此皇帝下了一道口谕,大意就是裴清弄出来的明就是他的,任何人不得以朝廷的名义讨要上交。
个人上有邓元的话堵着,大义上有皇帝的口谕堵着,一些有小心思的人顿时都不敢侥幸了。
算了算了,不过是个芽菜的方子,就算少了些成本,又能赚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