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有些失望:“啊?找人?”
“这大冷天,大过年的!你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
这户人家很委屈地说道。
夏天和冬天可完全不是一样的情形,更不用说临近过年,大部分家庭都不会乐意招待客人。
绕着花盆仔细看了看,甚至用手感应了一下枝叶的触感,土壤的触感,最后喃喃说道:“这个小纪,这个小纪啊……我就知道……”
“那你说,她可能去什么地方?”纪元海问道。
王老先生拍着桌子叫起来:“你必须给我找!伱把小云给我找回来!”
后来绕路往学校后山走了。
纪元海走进屋内一看,才看到了王老先生、袁奶奶、王文博三个人。
然后打听有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
王竹云莫非找的是高中同学,但是没考上大学?
于是就变成这样。
赵大爷到底是接过去了纪元海的拜年礼物,掏出来最大的烤地瓜递给纪元海。
说到这里,袁奶奶忍不住抹泪,显然十分心疼王竹云。
“爸,真不用找——今年暑假的时候,她就跟我生气跑出去一次,当时我和文莉都吓坏了,顾不上照顾竹青,专门去找她。”王文博说道,“结果她在一个高中同学家里住着呢。”
“昨天傍晚倒是有这么一个姑娘,从我们团结巷子走出去的,她那个行李包跟常见的都不一样,也不是两个短辫,脖子上还挂着黑眼镜。”
“我们哪有什么偏向?我要求家里勤俭节约,不要张扬,文莉是完全支持我的,反倒是小云一点不体谅我的难处——”
在王老先生的咆哮声中,王文博好象没听见,走远了。
…………………………………………
怀着这样的担忧,纪元海去了最后一处地方。
纪元海就把王竹云的大概情况说了一下,李大爷嘴里面念叨着:“一个女大学生,今年二十出头,两个短辫,来找同学家借住……”
王竹云的同学有些茫然:“这我可猜不到……”
屋内特别温暖,能满足王老先生花草的需要,也能满足老两口夫妻俩的保温需要——人上了年龄身体弱,难以保持热气,冬天盖两床棉被也是冷。
看他还抱了一盆东西,问了一句:“这是给……”
就因为暑假的时候有过一次差不多的情况。
“你给我站住,你给我回来!小云你必须给我接回来!”
王老先生犹豫了一下:“那……小纪,麻烦你去团结巷子那边找一找。”
纪元海连忙摆手:“太大了,我也不爱吃这个?”
“王老,您顺顺气。”
“他爸能找来,她就不来了……”袁奶奶说道,“以前她也来过,可等他爸来了,我们能怎么办?也只能说说他爸,劝劝她,让他爸把她带走。”
问李大爷王竹云的去向,李大爷不知道,只知道她昨天傍晚离开了团结巷子。
骑着自行车出了家属院,跟赵大爷招呼一声,纪元海直奔团结巷子。
“王老,先不说咱们的交情,王同学借给我书籍让我复习,这件事我可得承情。”
“您对这里还真熟!了如指掌啊!”纪元海竖起大拇指,对李大爷称赞一句。
这个李大爷买了一盆迎客松,也是被高大明没养好,不知道怎么倒腾换上了不合适的土壤。
王竹云上学时候的青山县高中。
“你别跟我提那个混帐!”王老先生怒道,“人家小纪,比他好十倍,好一百倍!”
“怎么了?”袁奶奶问道。
纪元海吃了地瓜,陪他说说话,问问生意咋样。
纪元海说完招呼一声,抱着花进了家属院。
“说几个地方,她以前在县城喜欢去的地方,还有她心情不高兴的时候,可能去的地方。”纪元海问询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