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桃花源记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从渔夫一开始迷路遇到桃花林。
再到进入前所见所闻,到进入之后的见闻。
统统的一切都写完了。
按照道理来说,这里就可以全文结束了。
可是《桃花源记》在这一段之后,还有两小段。
电视机前的观众听着叶真背诵剩下的内容。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这一段的翻译。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有一些观众是第一次听桃花源记。
“卧槽,这渔人出去之后果然泄密了。”
“桃花源里的人都告诉他千万不要说了。”
“他出来的时候,还做标记,这居心叵测啊!”
如果桃花源真的存在。
桃花源人就这样将渔人放了出去。
后果就是太守带人按着渔人标记的地方。
过来找到桃花源。
那么桃花源的安宁就会被打破。
里面的人也不复清净了。
不过最后的结局嘛,太守的人并没有找到去往桃花源的路。
叶真笑了笑,“所以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不在意渔人。”
“因为就算渔人出去了,将事情说出去了。”
“也无法再次进入到桃花源里了。”
“因为太守的人根本就无法做到灵魂出窍,去到那死后的世界。”
无法找到桃花源,也无法再次进去。
桃花源的人自然不害怕渔人泄密了。
叶真背诵最后仅剩的一点内容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过来就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