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长河原文 > 第85章 美丽灯花(第1页)

第85章 美丽灯花(第1页)

读了长篇小说《长河之灯》(原名《灯花辞》),我产生了共鸣,而且有精神同道之感,因为笔下的人物,其性格情感,其命运,所置身的历史文化河流,与我《轮回》《寂寞欢爱》《恍惚远行》《旷野黄花》《父兮生我》《抵达昨日之河》等——尤其跟《旷野黄花》是相通的,对历史文化心灵的掘——再认识,我们是相近的。小说所描摹的生命和生活场景是我熟悉的,还引起了我的回忆与感喟。灯花是赣南乡土善良智慧却坚强女子的化身,或一个象征。这是部植根于赣南土地、接通赣南文化河流的蕴藉之作,我为这样一部长篇出于赣南7o年代年轻作家之手而由衷欢欣。

作家是7o年代人,可作品内容涵盖了上世纪2o年代至今的百年沧桑,可见他是个富有历史意识、在创作中追求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年轻作家,而且这种“历史意识”与现实主义文学相通,与人性和人文关怀相通,这是真正的文学之路,而不是跟随一时所强调的“历史主调”来勾勒人物建构作品——有意忽略和遮蔽一些人物“根性”,致使人物光环化虚假化工具化。要知道,数十年来“历史主调”频频变化,也出现了不少以跟风跟潮为特色的作品,虽然能获得一时喝彩,但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失,就是我们赣南本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及其命运隐而不见,而它们与今天这块土地生活的人们丝丝相连。

照钱理群先生的话就是,“在我们的历史视野里,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有历史伟人(大人物)而无普通人(小人物),有群体的政治而无个体的心灵世界,而真正埋在历史参与者与波及者们记忆深处的,正是这至今也没止息的内心的痛苦。”(《“遗忘”背后的历史观与伦理观》)而《灯花辞》就是力图写出历史进程——历史视野中普通人的包括欢欣和痛苦的心灵世界,而这跟当今继续奋斗的赣南人息息相通,就是说,现代赣南人的心灵锻造是离不开这种精神资源的,这就需要良知——对良知的坚守,需要长时间掘、体察并理解这块土地的变化和心灵,需要在新的历史年代作出深沉而厚重的文学表达。

《长河之灯》的写作是有根的,这不但是指作品靠着“地气”写了普通人小人物,写了人心和乡土变迁,而且正如后记中所感悟的,“曾祖父的弟弟与红色历史有关,一直吸引我探知。听说他帮弟弟挑猪肉从红区到白区销售,同村人想买猪肉未果便向苏区政府告,最后这位还没有成婚的苏区片长被苏维埃政府处决了。还有那些连墓碑也没有的小坟……这些代代传闻的先祖,我无法知道他们的音容,只知道他们经历的苦难,在纸籍里被概括成旧社会的种种不幸和不公。”就是说,那些同样与苏区有缘,却显得“灰色”而被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的小人物,他们同样是有过奋斗史创造过人生辉煌的“祖先”,在乡土沉沦乡村消亡的今天,作为后辈的作家感觉到了今天生活中的缺失、精神的迷茫跟没有充分认识这些“灰色”前辈密切相关,由此满怀激情和深情地进行了追寻,《长河之灯》就是这样的精神成果。

灯花这个善良坚韧的乡村女人是小说的现。《长河之灯》所直面的“根”就是善良与坚忍,它是乡土生活和乡土人的融会,一直是我们生活和人心的潜流,但它又是软弱的,小说以百年变幻的历史时空写了这种软弱,但又张扬软弱的力量,作品中各色人等后来都服膺这种“软弱的力量”,由此传导《灯花辞》思想之力。

“软弱的力量”是乡土之根,人性之根,人类的伟力由此而来。小说叙写了百年世事的沧桑演变、乡土的巨大变迁,始终把住了善良与坚忍是不变之所在。小说写到变化中的不变,这“不变”又面临湮灭,作家的情愫跃然纸上,不仅仅是一曲乡愁的吟唱。

作家范剑鸣写过诗写过评论写过短篇小说——经过一定的文学训练,他想写出与足下这块土地及人心联系得更紧、即更接地气的作品,《长河之灯》就是他跨出的一步。他克服了年龄的障碍,把笔触伸向岁月的腠理,当然这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顺着自己家史切入,探知了昨天的乡村和人。可以肯定他的生活经历,就是现在,也经常接触亲人们或乡亲们所谈到这百年历史——百年历史变与不变的人心,小说思想艺术的敏感点并不是“紧跟形势”,与之对接,而是与时代的人心、人的情感命运对接,当然也与含辛茹苦的祖先对接。他在诗集《向万物致敬》中写道,“我站了多久,它们就站了多久

那些电线杆上的黑鸟

仿佛蓄电池,与太阳交换内心的光明

在春天的早晨,我喜欢过

那些灌木和乔木上歌唱的鸟儿

但此刻,我更喜欢这些

沉默的音符——它们仿佛

高压电流变成的乐章

与人类并不知晓的声音

深沉的共鸣——此刻

它们比一群掠过田野的雀鸟

拥有更远的天空”(《那些沉默的鸟》),也写到了“锣鼓之音的变化,八仙灯的阵法

奔流的木排,江边对歌的村妇

风雨中的渡船,沙滩边调皮的鱼群

——永远会有新鲜的记忆

仿佛它们隐藏在岁月中,就为了供给

家宴后的一次次精神会餐

仿佛故乡,每逢佳节

都可以得到更新”(《和父亲说起一些消逝的事物》),他的思绪和意象凝聚着,一幅更为宏大的心灵史写作呼之欲出,现在,奉献出的《长河之灯》,把这些“沉默的音符”和“隐藏在岁月中”的赣南精灵做出了自己富有敬意又不乏哀怜哀伤的表达,于是就获得了“更新”的意义。

《长河之灯》是部有追求有内涵的长篇小说。它一反那种以鲜明意识形态(改革开放前是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线,人物黑白分明;8o年代以告别小农、农民致富、这些年则是信仰信念红色承传为标识)来叙写人物进行结构的套路,而是以农村底层民众不息的生命生活追求为主线,展示近乎百年赣南农民所遭逢的历史际遇,以及最内在而隐秘的精神支撑。它展示的是红区白区“拉锯”年代和建设年代赣南乡村以娶妻生子、做屋过日子的日常生活,普通乡民的生活愿景。

红区白区“拉锯”是赣南193o年代政治斗争现象,乡村和人群分为对峙的两个阵营,它强化了赣南客家的姓氏争斗相互报复——社会撕裂,《长河之灯》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在“革命”(苏维埃政府)和“国家”(民国政府)的名义下,赣南乡村生活这种迁延已久的或现(外在行为)或隐(内在心理)的文化现象,但这部作品更写出了这样的文化情境中,以灯花为代表的善良坚忍的文化之花。

作品还涉及了另一个“如何对待那个时代参加革命而命运惨淡”的主题。这是作家对自己家庭家族命运的难以舍弃的感怀,或叫精神追问,更是灯花的命运所涵盖的。小说把历史中性化,不以红白对立来结构作品,一定程度上,家庭,姓氏,人心角力角斗,都有所体现。而且,由于参加革命的人出于家族姓氏矛盾和个人意气,也以革命之名义进行报复,有玉就这样蒙冤被苏维埃枪毙了,这样的冤屈竟无法伸诉,给后辈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书声因二叔有玉被苏维埃枪毙,家庭而蒙上了政治污点,不能入党,进步受阻,怀才不遇。

整部作品都在写“变”,生活场景的变化、人的变化和人心的变化(有的是变坏,有的是良知良心现或回归),可也有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善良和宽容,这些都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从文化传统总结的经验,被普通的底层人用来应对动荡变化的世情,换言之,以灯花为代表的乡村人在面对时世的、家庭的、个人的厄运的时候,他们始终选择并坚持了善良和宽容,把善良和宽容当作家庭和做人处世的底色,这正是乡村人艰苦痛苦承担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顽韧和坚守由此而来。作品指出家族家庭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正是以此前此后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做铺垫的,而这部作品就是为后者立传——展现了这一幕幕沉默的风景,乡土生存和展的心灵力量。这是作者的现,也是作者的呼唤。

我欣赏这个书名,从小处着手而辐射那段宏大的历史。灯花是一个缠过小脚一生命运却艰涩的乡村林姓女人,书中所展开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与她有关。她的命运就是赣南乡土的命运。灯花既是一个乡村物象,“有财把灯罩轻轻按在灯盏上,火光更加亮堂起来。油灯边突然出现了一名女子,像早逝的母亲,又像是一位姑娘……一朵硕大的灯花在火焰中绽放……”,“人们说灯花开有客来,你不在的日子,我一天一天数着日子,剪着灯花……”也给人以连接传统、寄托希望的想象。何况“后记”这样慨叹:灯花与人世关联,“灯花,成为一种消逝的时光,它与人类的命运相怜相敬。”自然,取“灯花”富丽着一个作家的诗情,这种诗情是激荡的,也是沉郁的。

更具价值的,是塑造了一个叫灯花的善良乡女。革命改变了什么?没改变的又是什么?对灯花而言,善良宽容是她的本色,对她一家而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却是那么艰难。她一家生活的追求,或者说信念,就是为能做一栋青砖房子,藉此尊严地生活,但这一基本的物质之念也不可得。她家总是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灯花及一家子便是作者重点叙写的人物。她是大户人家出身,知道广结善缘,她的遭遇让她选择并保持了善良。她看到了延续了几代人的姓氏矛盾,用“和亲”方法和不计前嫌消弥仇恨。

《长河之灯》重笔写了灯花的青砖梦即建房梦,农民只要稍稍宽裕就想建房,第一是改善生活,第二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作为家族衍续中的一环做出了荣宗耀祖的事业,而房子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长存”的,这是当事人努力奋斗并让后人铭记的见证。这固然是乡村生活的真实,但在作品里,“建房”的漫长过程又是灯花把善良和坚忍贯彻的过程,也就是刻划灯花的过程。在灯花内心,她对建房的执著更有着继承先夫的遗愿,更是她善良和坚忍的开花结果。老屋和建房“能像围墙一样,借助水泥,能够坚持着站起来,挺下去”,这就不止是物质的建房,而是借建房传导一种精神价值或力量。

(李伯勇,著名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员。赣南乡土文学先驱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说选《南方的温柔》,长篇小说“幽暗四部曲”,文学评论集《灰与绿的交响》,随笔散文集《瞬间苍茫》。)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