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杏林图书专营店是正品吗 > 第10章 雨霖铃(第4页)

第10章 雨霖铃(第4页)

自己在山上的时候,也就上元夜和乞巧节,母亲会带她在山腰的山神庙祈福,或去山上零零散散的小集市逛逛,比起山下的热闹,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叙旧完毕,白家家仆向白玉楼告别,匆匆离开。他们还得带白长庚去附近的夏氏布庄裁将来的布料,好作衣裳,再去成衣铺给他买些新的行头。

白长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子窜得很快,已开始褪去少年稚气,初现翩翩君子的模样。

当他从布庄出来,身着崭新的青色道袍,缓缓行走在街上时,引得路人频频回顾,好多小姑娘有些春心萌动,拿着手帕推窗远远看着。

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小小年纪如此俊朗,以后又会与谁家的姑娘相识相知呢。

说起这夏家,别看表面生意是布庄与成衣铺子,开着绣坊与丝织营生,背地里可亦是「四阴门」之一,现在当家的名唤夏春。夏家曾一家独大,极其重视利益。

夏家在江南地带赫赫有名,祖籍扬州府。

夏家出的是二皮匠。二皮匠就是缝尸人的意思,若是哪家出了命案,落得个死相惨烈、尸不全,苦主都会暗中寻求夏家人的协助。

他们可用金银红三种特殊丝线缝尸,不仅技术高,且能将死去的男女面容修复得年轻十岁,配以家族特制的秘药,使人面色微微润,如同生前般鲜活。

然而,他们家每代秘技只单传男子,若生女,则从小就被领去教坊司培养,以备将来早日卖给达官贵人。他们由于世世代代把女儿卖给牙婆,只留儿子培养,族人似乎受了诅咒,男子均活不过三十岁,正遍寻解法。

夏春其中一位小妾的女儿,名岩秋,便是受难的女孩儿其中之一。听说那位夏岩秋年纪轻轻,善作女红与荷包,缝线总是又快又好,图案亦是绝佳,据说比市面上的绣娘作的还好呢。

已是黄昏,华灯初上。

白长庚正紧跟着家仆在闹市里穿行,准备上山回杏枝观。忽然,来了一队长长的人马,敲锣打鼓,金缕红妆,排场奢华至极,像是官府那边迎亲的队伍。

人群熙熙攘攘的,一瞬间都涌将了过去,他们都想凑个热闹,看看官家的新娘子长什么模样儿。

很快地,白长庚就和家仆们被人群冲散了。

大人们个子很高,在拥挤的人潮中,白长庚奋力地挤来挤去,等她挤到了周围人稍少些的地方,现自己已然站在了一座灯火通明的建筑门口。

这座楼似是戏楼的样貌,雕梁画栋,焕彩绝伦,上边点缀着华美的灯笼与琉璃瓦。

“杏倚楼。”

她仰着头,默默地念出了金碧辉煌的牌匾上题的字。

门口有几位穿着华丽的女子,娇媚的声音似在招徕客人,一些书生和穿着华贵的男子让女子们搀着,一脸酒气地从大门里被送出来,摇摇晃晃进了自家的金顶轿子。

白长庚隐隐感觉不对劲。

“小公子,你过来。”

白长庚刚要走,忽然,耳畔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见是位身着丁香色衣裳和金丝比甲的女人在门内向自己招手。女人的长相本身带着奇特的清冽感,眼中又混合着媚气与威严,气质很引人注目,就像树丛中准备捕食兔子的大老虎。

大老虎?等等。

白长庚想起来了,之前在道观的时候,听自家叔叔们认真告诫过自己,红尘里有一种地方叫做烟花巷,那里不能去,烟花巷里尽是秦楼楚馆。

叔叔们还说了,秦楼楚馆里的女子都是大老虎变的,她们从不会露出老虎尾巴,而是维持着漂亮女子的模样,在不知不觉中,吃掉你的银子,偷走你的精气神。

你打不赢的,这种妖魔鬼怪法力无边、捉摸不透,比后山里的东西恐怖几千倍,大罗神仙也破解不了!若碰到这种地方,千万绕开,别进去就对了。

真是太可怕了。

白长庚在门口犹豫着,想着如何拒绝面前的“大老虎”。

“你别走,我看小公子面生,像是药铺来的么?可否进门帮我治疗一下,咱这里头有人受伤了。”

白长庚才想起自己背着父亲今日交予的布包,布包口露着一些药草和药瓶。难怪女人要叫住她。

她咬咬牙,不管了,救人重要,龙潭还是虎穴又何必在意。

白长庚踏进了杏倚楼。

门口的香炉青烟袅袅,沁着好闻的花香味儿,和白家的百年香炉的气味完全不同。

正是春天昏昏欲睡的好雨时节,外头的杏花浓浓地隐在水雾中,和着雨线,缠缠绵绵,缱绻交织着流入一道道青石砖缝中。

“兰仙,许久不见。就把我忘了?”一个被女人们簇拥的男子,远远朝着这边侃了句,一边执着酒杯向女人作敬酒意。

“今儿还带了个生面孔的小少爷?”他看了一眼旁边的白长庚。

“在这凉快吧,少不了你的。”丁香色衣服的女人抛了一个笑容回应。

那位叫「兰仙」的女人领着白长庚飞穿过弯弯绕绕的门廊。

旁边来了个提着水壶的伙计,见到女人,上前躬身低低道:“王大当家。在那叫,说下不了床了。”

王兰仙:“知道了。”

遂对白长庚说了句“在此地不要走动,等我”,便和那人上了楼。

白长庚站在杏倚楼中部的园林内,放眼四下,皆是盈盈翠翠:老梅深院,茂林修竹,盆景被打理得十分雅致,兼似有似无的花香和墨香阵阵飘过,曲水流觞;还有三三俩俩手挽手的男女在移步吟诗,越过水声潺潺,穿过花窗月影,蔷薇架下也时不时传来清幽的笛声。

透过夜晚的灯火与烛光,她隐约看见了窗内许多或在作画对弈、或在弹琶抚琴的款款身影。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花和月,天教长少年。”

耳边传来幽然的唱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