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不停地用手摸着刀身道:
“不是俺妄自菲薄,给俺一把这样的刀,俺宁愿把斧头给扔了!这是哪个能工巧匠打造的?太牛了!”
李昊笑而不语。
这可是苗刀。
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故名苗刀,并非苗族人发明的刀。
唐刀(仪刃或横刀,更倾向于仪刃)—倭长刀(唐样大刀,太刀等)—明仿倭御林军刀—苗刀。
从以上历史上苗刀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苗刀是在唐刀的基础上,经过至少数百年的改良形成的。
而李昊是让它直接出现在了大唐,焉能不让人震撼!
他很大方。
看到程咬金那么喜欢,笑道:“程爱卿,这把刀就送给你吧,其他人不送!”
说完,他又带着罗艺来到一个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的弩前。
李孝常瞥了眼还抱着长刀欣赏的程咬金,又抢风头了:
“这弩和普通的弩不一样。它好像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向他。
事实证明,抢风头也是需要水平的!
李昊也忍不住称赞了:“蜀王好眼力啊,以你之见,它最远能射多远?”
看到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李孝常一脸满足地捋了捋胡须:“三百步?”
柴绍当即否定:“不可能,这种弩一人即可用,别想射那么远。”
秦琼附和:“以秦某之见,单兵使用,它能射到两百五十步,已算神兵利器!”
李靖托着下巴道:“此弩设计精妙,说不定真能达到三百步!”
果然,武将爱兵器。
在这种兵器面前,他们能够跨越阵营,和谐相处。
李昊对李靖挑了挑眉:“李爱卿,就你来试试吧。”
“遵旨!”
李靖也没迟疑,拿起弩,触动机关,箭矢向远处急窜而去。
李昊又对柴绍道:“柴爱卿,你去以步丈量吧。”
望了一眼远处的箭矢,柴绍震惊之余,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迈出了步伐。
“三百四十!”
“三百四十一!”
“三百四十二!”
“三百四十三!”
……
丈量到最后几步,柴绍每迈出一步仿佛都有千斤重!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丈量的是记录,是历史!
三百四十三步!
对于这种单兵弩而言,前所未有……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李昊面前的,只知道他是扯着嗓子报出来数的:
“回禀陛下,这弩射出的距离乃三百四十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