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贴身太监摇摇头,赶紧去回话。
纯郡王想了想操起竹板子亲自行刑,
他是习过武的,手劲本来就大,加上怨恨林佳氏,下手半点不留情。
二十板子打完,林佳氏吐出一口血,血水里混了好几颗牙齿。
小太监看着都觉得疼,下意识地数了掉出来的牙,六颗。
琇莹和额驸在蓬莱陪了石氏两个月,小太监催了一次又一次,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当然林佳氏也走了,
石氏这才给了纯郡王和鸿晋夫妻好脸子,只是,她依旧不肯重掌中馈,全推给世子妃兆佳氏。
兆佳氏心里很是高兴,谁不爱钱谁不爱权呢?有钱有权天地都是宽的。
她心里激动,面上却不敢露,依旧苦劝。
石氏哪里看不出她的心思,丢下一句“我给你压阵,你怕什么?”算是盖棺定论了。
之后,石氏专心自己的生意,时不时地出海转转,过得十分惬意。
到了雍正十年,太后薨逝,石氏这才回府守孝。
雍正十二年,圣驾到达蓬莱。
纯郡王继礽、贝子弘晟率文武跪迎。
雍正帝大步过去,一把扶起继礽,欢喜道:“多年未见,兄长可好?”
一声“兄长”让继礽的眼泪簌簌而下。
自从出嗣,他觉得自己就像个被拐卖的婴孩,
既失去了来处,也不知道归处在哪,如游魂一般在世上飘荡。
他胡乱地抹一把脸上的泪,赶紧回话:“托皇上的福,臣一切都好!”
这一天,雍正帝拉着他的手再没放开,朝臣们都赞皇上仁厚。
晚间,弘晟求见,他想把亲爹送回京城安葬,上过两次折子都没音信。
继礽自觉没这个脸面,指点他去求宁亲王胤禟,
“你九叔是个侠义心肠,离皇上也近,能不能办他最清楚。”
果然,宁亲王胤禟求情,雍正帝点了头。
同一年,胤祉的棺椁安葬在峪口镇东樊各庄村东北,俗称三王爷坟。
三福晋陪着儿孙在蓬莱扎根,此后,胤祉一系世代镇守蓬莱。
又过了几年,纯郡王继礽病逝。
鸿晋上折子说继礽留有遗言:想归葬大清。
雍正帝思索一番就允了,还许他葬在圣祖陵寝附近。
朝臣们一听就不干了,早朝上直接吵翻天。
你说:这是皇上允许的。
他说:皇上允许的也不行!不合规矩!
这个大臣说:“继礽是个没功劳的宗室王爷、废太子,这种身份凭什么附葬皇陵?”
那个御史说:“继礽曾被先帝如此这般责骂,先帝肯定不乐意见他。”
还有人坚决反对,扬言要碰死在乾清门。
其实,雍正帝也是年纪大了,在为后事做打算呢。
让继礽附葬皇陵就是做个样子,为的是见到亲爹好说话,
到时候他就能说:皇阿玛,儿子知道你喜欢继礽,儿子尽力了,是那群大臣死活不同意。
既然大臣们不同意,雍正帝顺势作罢,赐下陀罗经被、鹅黄帐子等厚葬之物,遣礼部治丧,继礽风光落葬蓬莱!
继礽下葬不久,宫里就派人把老王妃石氏接回京。
石氏早就得了信,把所有家当都带了回来,一个铜板都没留给鸿晋。
有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陪着,石氏的晚年十分安逸,无病无痛活到七十五。
至于侧福晋林佳氏,回京第二年她的牙就掉光了,之后时常生病,没几年人就没了。
又过了十年,直亲王胤褆薨逝,
他除了送惠妃归葬妃陵寝,从没说过死后要回京安葬的话。
这些年,他变得十分豁达,在封地修了陵寝,留的遗言都是要为大清镇守一方。
直亲王胤褆死后,大福晋眼见失去依靠,也学着石氏回京养老,
不过,她是偷偷回来的,一路上避着人,吃不好睡不好的,才踏上大清的土地人就没了。
弘昱回来治丧,把她葬得远远的,不许她打扰生母伊尔根觉罗氏和三格格、四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