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旁边看着他写了几个字才到次间。
方嬷嬷在次间听着母子俩都对话也落了泪,
收了泪小声的回报:“王婆子一家都赶到庄子上了,”
“剩下的几家人抄了家也没能把银子补上,”
“还有两户在府里有些拐弯的亲,都打到外地的庄子上了,”
“余下的在府里根基浅的,一家子都卖出去了,”
李氏手里的人只王婆子补上了亏空,
剩下的几个,因为小阿哥病了都没得着机会见李氏,
自然也就没银子交上来。
玉琦打的就是赶走李氏的帮手,掏空李氏的银子的主意,
虽然,李氏手里有胤禛给的东西,
可那都是在册的,要想变成银子也得有人帮她才行。
李氏能到用的也就是这些没有根基和不受重视的人,
那些几辈子的包衣奴才最有眼力见,
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敢靠近李氏,
何况她手里也没几两银子,没了好处底下人如何能帮她办事。
第二天,
苏培盛给弘晖送一个巨大的盘鹰风筝,
弘晖高兴的跳了起来。
玉琦挑挑眉,
苏培盛说:“爷特意吩咐奴才到老马家风筝铺子给大阿哥寻的,”
“这可是老店主的手艺,四九城里找不到第二个了。”
依主子的性子能给孩子寻个玩具实在难得,
苏培盛对正院的恭敬又多了一分。
弘晖对苏培盛说:“辛苦苏公公了!”
苏培盛腰弯的更低,连称不敢,
玉琦深深的看了一眼苏培盛,
她重生来,还没顾上苏培盛这个奴才,
细想来李氏能在后宅混的风生水起,也有跟苏培盛的功劳。
不过,苏培盛一个阉人求的不过是将来养老,而李氏又能给他多少?
苏培盛看重的是李氏能在胤禛面前帮他说句好话。
等胤禛下朝回来,玉琦扫了一眼苏培盛,
“苏公公带来的风筝真是不错,我还没见过这样好的呢,”
“可见他是用了心办差的,爷该赏赏他。”
胤禛点头一笑,“是该赏!”
苏培盛在外间听着,满心欢喜,腰却躬的更低了。
心道:福晋终于开窍了,知道笼络下人了,
若早如此后院里哪有西院说话的份。
在苏培盛看来这府里也该变变了,
西院那个大着肚子也不安分,爷心里是不喜欢,
他们做奴才的也跟着提心吊胆。
若是孩子折腾没了,李氏也就知道厉害了。
福晋就好多了,
手里有钱、有铺子,
处事公道、有章法,
现在又懂了人情世故,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主子了。
胤禛在正院里还没吃完饭,西院里就来报李氏见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