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大宋之风流才子人物详情 > 第567章 南疆事(第1页)

第567章 南疆事(第1页)

在大宋的对外关系中,这西疆和南疆一带,基本上是最为复杂的。

首先便是国度、势力较多,其二便是彼此力量交织。

就如同之前程师回提到的吐蕃,虽说现在基本上将吐蕃看成是一个整体,可实际上,如今的吐蕃是多个势力相争,如果是之前,大宋自身的问题都弄不明白,自然无力干涉周边邦国,可现在,大宋与金国暂时讲和,而且是占据优势讲和,大宋需要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地位、尊严,那插手周边势力的争斗便是必然的事情。

想要万国来朝,至少这周围的邦国、势力得给你这个面子才行,而面子靠什么?靠拳头。

直接和一方势力强行开战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可是以威慑,或者搅合的方式插手其他国度地方事务,却是可行的办法。

就说吐蕃,挑选出其中一个势力进行拉拢,然后再分化其他的势力,总的来说,只要对方越乱,对大宋越有利。所以,别说之前吐蕃有势力前来请求大宋出兵,哪怕没有这个接口,赵构也会让程师回找个借口掺和进去。

至于这种借口,简直太好找了……

另外,便是看看能不能解决整个南疆的事情。

之前便说过,整个南疆的势力分为三个,之前收复的邛部州是一个,邛部州向东乌蒙山一带的诸多部落是一个,乌蒙山向东赤水河(四渡赤水那一带)南北的罗氏鬼国是一个。

邛部州以虚恨部、勿邓部为主,如今这两个部落臣服,其他小型部落倒是不必太多理会。

乌蒙山一带的部落以乌蒙部为主,另外还有马湖部、易娘部等七个主要部落,这几个部落加上乌蒙部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若是论总体实力,比之邛部州还要强大。

至于最后的罗氏鬼国,势力最为强大,也最为神秘。

如同乌蒙诸部和邛部州,虽然是部落,可是与周围的中原百姓也经常交易或者交流,其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化程度,可是这罗氏鬼国,却是不一样的,其很少与汉人进行交流,甚至很少与其他的部落交流,基本上只是固守自己的地盘。

不过,要说这罗氏鬼国追根溯源,还得怪赵构……应该是刘禅自己。

这罗氏鬼国怎么来的?刘禅册封来的!

想当年,诸葛亮南征的事情众所周知,虽然其征伐的是南疆蛮族,可实际上也有不少蛮族主动附从,帮着诸葛亮出征,其中黑卢鹿部就是追随诸葛丞相南征的部落之一。

当时,这个黑卢鹿部的首领名为‘济火’,在诸葛亮南征的过程中其极为勇武善战,立下极大功劳,所以,南征后表功的时候,刘禅以大汉皇帝的名义,册封黑卢鹿部的首领济火为‘罗甸国王’。

济火这一系世袭爵位,到了唐开成元年(836),这一方势力的首领‘阿强’,上表归附,被大唐重新册封为‘罗殿王’,同样是世袭制。

因为他们这些部落崇尚‘鬼’,所以其自称为鬼国,其王北成为鬼王或者鬼主。

罗氏鬼国是中原对他们的称呼,而他们自身称罗施鬼国或者罗殿国、罗甸国之类。

这三方势力,是中原与大理的缓冲地带,却也是牵制中原、限制中原向西南扩张的枷锁,所以,中原的势力范围想要继续向西南扩张,必须让这几方势力臣服,或者如同邛部州一样被收复,或者是内附。

以前,大宋对邻国的关系大部分时候处于弱势和守势,如此一来,以大渡河为界布置防御线,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可现在,大宋已经不是之前的大宋,想要称霸,就不需要这些封锁和缓冲,收复这几方势力已经势在必行。

大理虽然表现出了对大宋的亲近和臣服,但是却还不够,如果解决了这三方势力,那大宋就可以对大理国呈现半包围之势,甚至是从邛部州一带直接出兵,威胁大理国国都阳苴咩城。

如此一来,大理国便是中原的囊中之物,至少也可以让其内附,而不仅仅是一个边缘的附属国。

解决了大理国,西南广阔的地域以及那些邦国,就只能任由大宋鱼肉。

如果说寒冷的北方是为了地域扩张和广阔的草场,那征伐西南这些邦国,就是为了让大宋更为富裕。

至少赵构有一个很简单的认知,那便是温热的地方能够比寒冷的北地更容易产出粮食,虽说西南一带很多邦国还处于极为落后、原始阶段,但是没关系啊,大宋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管是开荒还是种植,这绝对都是中原百姓最为擅长的事情,只要将这些地域尽皆纳入进来,并且一代代的开发,也许十年、也许五十年,终有一天,会成为中原的另外一个江南。

所以说,此次赵构巡幸成都府,威慑南疆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

近乡情怯,第二天一早,赵构便是醒来,在几女的伺候下穿戴洗漱,吃用一番,便是继续开拔,朝着成都府的方向而去。

銮驾上的赵构,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地域,心中情绪复杂,当年属于自己的臣民早已经不见,而如今,自己竟是又一次来了!幸好,他依旧是这片地域的主人,幸好,他依旧是皇帝。

当年亏欠的那些,自己依旧有机会弥补,当年的遗憾,自己依旧有机会去实现,自己再来一次,终归不能白来。

这一天的行程,对于赵构来说有些遥远也有些漫长,不过,在日落之前,那高耸的成都府城墙,终于还是出现在视线之中。

视线尽头,高大的成都府府城依旧!

久远时期,成都府是古蜀国之地,不过,真正行程规模的城池,却是在秦惠王时期。

按照地方志记载,秦国灭掉蜀国之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奉命在蜀地修建城池,成都二字来源很久,据说蜀语的意思是成族人的地方,‘成’是蜀人族称,意思是高原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