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月以来,朝中文武百官几乎已经对罢朝习以为常。每日寅时二刻准时到奉天殿,等一个时辰不见陛下,只能等到陛下身边的韩掌印前来通知,今日陛下身体不适,早朝取消。诸位朝臣只得各自回各自的衙门。
这一日,朝臣们如往常一般前来上朝,正准备站上一个时辰然后各自离去,却不曾想到,殿外突然鸣鞭三声,紧接着一声“陛下驾到”,殿内突然间肃静下来,诸位朝臣手执笏板,躬身低等着皇帝走进来。
年轻的帝王头戴十二珠冕旒,身着日月星山六章玄色衮服,下着六章七幅黄素罗裳,腰束金钩玉佩和五彩织金锦大绶,足踏玄缨结赤舄,下了御辇之后,一众宫人躬身站在两侧,他走进奉天殿,在龙椅上落座。
文武百官一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隔着十二道珠旒,无人能看道那位九五之尊的容貌,只能听到头顶上方传来的声音。
“诸位平身。”
“谢陛下。”
段明烛:“朕久病初愈,数日不曾临朝,朝中大小诸事均交由内阁。这数日以来,诸位都辛苦了。”
底下的大臣们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均垂眉敛目。
“之前耽搁下不少政务,袁卿。”段明烛看了一眼站在文官之的袁宜哲。
袁宜哲走出列,手执笏板,高声道:“臣在。”
“内阁能处理的,你便宜行事;需要朕过目的,你票拟后呈给朕。”
“臣遵旨。”
段明烛:“如今,朝中六部五寺还有其他衙门多有空缺,内阁中也只余一人,各衙门缺额严重。朕会在三日之内指定一位吏部尚书,补足空职之事,朕就交给袁卿和新任尚书了。”
众所周知,之前的吏部尚书正是前任内阁辅栾鸿,尚书之下的两名吏部侍郎作为其副手,分别是唐金树和李清阳。这二人也都在栾鸿下台不久,一同被革职查办了。
正因为栾鸿是吏部尚书,而吏部又居六部之,地位崇高,又是负责天下官吏选授、封勋和考课,掌握选人和用人大权,所以栾家门生才遍布朝野。如今栾鸿下台,栾党气数已尽,空出来的职位数都数不清。
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先选出一名吏部尚书,方才能推举其他官员。
此话一出,殿前文武百官自然好奇,不知这位统领百官的吏部尚书究竟会是何人。
袁宜哲恭敬道:“启禀陛下。如今各衙门空额严重,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臣以为,五品及以上由臣和新任吏部尚书议定,五品以下可由各衙门堂官推举。如此,是臣能想到的效率最高之法。”
段明烛:“准。”
议完了用人之事,接下来便是各部院的大臣们奏事。先是宗人府有事启奏,其次是六部、五寺、翰林院、詹事府、六科等。由于太久没有临朝,积累的事务过多,段明烛极有耐心地一一听完了大臣们的奏事,然后开始廷议,朝臣们有人表态,衡量得当后,由皇帝定夺。
平日里的早朝大多一个半时辰结束,但是今日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正午,大臣们仍然在奏事。
段明烛前些日子病愈之后,便一直犯困,这几日虽然好些了,但是碍不住持续这么久的议事,不知不觉间,他手肘撑在了龙椅扶手上,一边支着脑袋一边听朝臣们说话。
韩卓捕捉到他脸上已经稍显疲惫,于是上前,低声说道:“主子,下面几位年长些的大臣们快站不住了,若不然,今日先到这里?”
段明烛想了想,于是说道:“今日且先到这里,余下事宜,诸位拟成奏疏呈上便好。退朝。”
众朝臣跪地,朗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卓扶他起身,段明烛站了起来,走下丹陛,离开了奉天殿。
十六人抬的御辇正往养心殿的方向走去。段明烛瞥了眼身旁之人,吩咐道:“去把你主子叫来养心殿。”
韩卓有一瞬间愣怔:“啊?”
“你和贺浔那么听沈青砚的话,难道他不是你新主子么?”段明烛睨他一眼,“让他来见朕。”
“……”
韩卓一时无言,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