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番话是景北潇教江逸堂说的。
在周旸帝表现出忌惮两家兵权结合之前,先道明景丛瑶是周旸帝外甥女的身份,是因为周旸帝宠爱景丛瑶,才不愿将景丛瑶赐婚给江逸堂,这是其一。
主动提出愿意去协助陆相的儿子、陆贵妃的弟弟陆冶,这是给陆家请旨让陆冶回京的机会,江家在朝中也算是颇有身份的,要是有江逸堂在江南坐镇,陆冶随便找个理由,病了或者伤了,陆家便可接他回来,江逸堂这样说,至少对于陆相而言,会支持的。
毕竟陆冶不在元京,陆家的很多事情已然停滞,等同于少了左膀右臂,这是其二。
让江逸堂去帮着处理江南事务,是因为江南之事,事关陆家,景北潇不仅不放心让陆冶去帮灾民,更希望由江逸堂接手,查明诸多陆家不为人知的勾当,搜集证据,这是其三。
也只有这样说,既能让周旸帝应下此事,还能让江逸堂顺理成章接手江南之事。
果不其然,当江逸堂说完这番话后,朝臣们纷纷称赞,甚至说出“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的话。
周旸帝的神情舒缓了些许,身子微微一转,唤道景丛瑶:“丛瑶啊,这桩婚事你怎么看?”
景丛瑶大步从容地从座上站起,而后走到殿前,与江盛和江逸堂跪在了一起,只听景丛瑶缓缓道:“侯府上下对元阳是忠肝义胆,对陛下更是一腔热忱,父亲无时无刻不教导我们,身为元阳的子民,定当以元阳为先,故而丛瑶只嫁对元阳忠诚之人,上对得起陛下,下对得起百姓,如此这般的男子,也对得起丛瑶母亲对丛瑶的期盼。”那一刻,侯府嫡女的英姿在景丛瑶身上显露得淋漓尽致。
看在景丛珮的眼中却是无比的刺眼,原本因为二人的婚事被放在台面上再次议论,让景丛珮如坐针毡的心,更是饱受煎熬。
景丛瑶越得体,景丛珮的心越难受。
h3class=
"sigil_not_in_toc
"3
h3
景丛瑶直着身子跪在殿前,身着藕粉色宫装,尽显窈窕身姿,和玲珑有致的模样。
但是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这般从容大方,大气尊贵的,除了周旸帝的几个公主之外,景丛瑶还真是第一个。
看着景丛瑶沉稳应对的模样,恍惚间周旸帝仿佛看到了自已的妹妹,那个曾经荣宠一生的宁安公主。
尊贵、温婉、美丽、善良的宁安公主。
不知为何,周旸帝的脸上闪过一抹忧色,似是在怀念,又像是……在畏惧。
看着殿下落落大方的景丛瑶,周旸帝一时凝噎。
还是身边的惠德皇后发现了周旸帝的异样,示意身边的如意,将自已剥好的蟹肉呈给周旸帝,微微一笑道:“陛下,瑶儿和江逸堂也算是郎有情,妾有意,能看到江逸堂为了瑶儿这般有心,您应当高兴才是啊。”
正如清元寺那日,江逸堂和景丛瑶的一唱一和,让景丛珮下不来台一样。
今日这二人一前一后的言语,更是让周旸帝无法反驳。
故而惠德皇后已然明了,这桩婚事拒绝不得。
因为若是周旸帝真的忌惮两家手握兵权的府门联姻,反而会让周旸帝显得不信任他们。
君臣之间,最忌惮的便是互相猜忌。
好在有惠德皇后提醒,周旸帝这才回过神来,抬手让三人起来。
转头看向安定侯景渊,问道:“这桩婚事,景侯爷怎么看啊。”
景渊同江盛一样,出身武将,战场上杀敌无数,即使是静静坐在那里,也是一副肃杀且生人勿近的气息。
只见景渊大步向前,跪在了景丛瑶的身边,拱手道:“瑶儿的婚事也是公主的遗愿,一切谨遵陛下安排。”
父女俩皆将宁安公主搬了出来,周旸帝自然是要以景丛瑶的心意为主。
如此这般,周旸帝大手一挥,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年后江逸堂择日启程,去江南赈灾,等江南的事情办妥之后,便让礼部给你们看日子。”
“谢陛下隆恩。”
大殿上跪倒一大片,身后的群臣纷纷拱手祝贺。
与此同时陆贵妃与陆相四目相交,准备开始火树银花的表演。
也是时候,求陛下准许陆冶回京了。
不得不说,江逸堂能去江南,正好有理由让陆冶回来了……
r
body
r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