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的大家,心里热乎乎的。
从本地买东西,也买得不心疼了。
什么坚果,腊肉,菌子油,一起打包。出手豪爽的很!
自从有外地人对本地东西感兴趣以后。
村里人也有脑子活的。
立马就学着二房,也开了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厂。
村里的政策也跟上。
严厉禁止强买强卖。
谁敢坏了村里的风气,五年内不准卖自己家里的东西。
村里也不收,他们也不能卖给游客。
这可比监管部门还有用。
村里人都是同气连枝,知根知底的。
谁要是作死,坏了口碑,连累大家。
不说惩罚不惩罚。
大伙的口水都能淹死他。
遇到脾气暴的,不得天天上他们家闹。
所以,谁也不敢以身试“法”。
村子里现在的风气,还是向上的。
游客自然也待得舒心,买得舒服。
周围的村子,有浏阳村做着榜样,自然不敢作妖。
一起家致富,行!
但是要坏了招牌,浏阳村肯定第一个找他们的麻烦。
所以,即使周围的村子也跟着跑车,卖起农副产品。
但也不敢宰客。
。
五年后。
外交记者会上。
“周女士,你今天的裙子真漂亮!”
一个外国记者夸赞道。
“谢谢!” 周蕊温和地笑道。
期间,大家不乏友好,但也不乏专门找茬的。
“周女士,听说,戚枫女士是你的好友!”
一个外国记者问道。
周蕊打断他。
“这是个人的私事,请不要在这样官方的场合,问这样无关紧要的问题。”
周蕊回道。
但这个记者,好像揪住不放一样。
接着问道。
“周女士,请问你对戚枫女士表的言论,有什么看法?”
记者问话的语气,彬彬有礼,不紧不慢。
但问题却很犀利。
非要周蕊表态。
可能背后,还熬夜点灯,查找有关周蕊的“黑历史”。
励志要给周蕊这个“新人”,一个下马威。
但偏偏,也只能找到这一个污点。
对方只是话语上的尖锐,没有做出任何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情。
所以,现场的安保人员,也不能强制把对方拉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