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相公我有金手指 > 32第三十二章改错字(第2页)

32第三十二章改错字(第2页)

索性南山村的诉状和血字上书都写得清楚明白,那俩个小吏又不是他家亲戚,郑县令也愿意把事情做得好看一点。

他用一日的时间把案子都审明白了,除了合山村村长,还当堂传唤了县里十数个被欺压过的商家。

如此,罪证确凿之后当堂杖刑、抄家后把不义所得还苦主,再当场扶起罗村长,演一出官民相得,都是讨好百姓的方式。

别说,郑县令因快刀斩乱麻,还得到本县百姓一众好评。

官司了了,南山村这回跟着过来的人都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判罚还需要提交刑部复核,可看着刚才外头百姓声援他们的阵仗,就知道这事应该没有翻盘可能了。

南山村人也很守信用,拿钱让县里牌匾铺子加急做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匾额,第二日便敲锣打鼓就送到县衙。

郑县令为表谦虚,一推再推,后来不得不收下,后头连着一个月,脸上的笑容都没下去过。

这都是后话了。此时,罗美娘几人在铺子里听完,也俱是欢喜。

尤其是罗美娘,想着这是个大喜事,就想好头好尾,在饭斋叫桌席面招待村人。

唐氏心疼银子,不大乐意道“割点肉在家里包些包子就是了,哪需要花这份冤枉钱对面饭斋的席面叫一回得要半两多银子呢,别总想着花钱。”

官司一了,唐氏的本性就复了。想到罗美娘那些方子,真是肉疼得不得了。

罗美娘却已经打定主意,请客的事,哪怕罗美娘手上没钱得跟嫂子拆借,她也会干。

她为什么在院子里专门留下两间厢房招待乡亲,又为什么这两日借住的村人但有所求、她从不嫌弃麻烦,都是为张玉寒名声着想。

张玉寒以前名声不大好听,虽然他自己不大在乎,可仕途上好名声有多重要,只看郑县令这回能被他的话劝动的事就知道了。

这些日子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差这最后一步。

罗美娘是这么说服婆婆的“前几日大家都吃不好睡不好,我想着给大家接风洗尘,也没人吃得下去。这回终于有个好结果出来,总得庆祝庆祝。再说了,村长昨日还说回村后跟村里耆老商量怎么补偿我那些方子的事情,这回吃人嘴短,总得为我们多争取一些。”

这个理由一出,唐氏就没话了。倒是高氏,觉得小姑子这回真是伤筋动骨,头回改了节省的脾气,私下跟罗美娘商量,要不这钱就她给出了。

都是同个村里的人,一条藤上的蚂蚱,倘妹夫这回搞不定,那一村子的人都得遭殃,高氏还是很感激小姑子两口子的。

因为李桂芳没收她那五十两,罗美娘手上还算宽裕,悄悄跟嫂子道“不会花多少钱,我和饭斋老板娘相熟,还能打折的。”

林氏也确实给她打个折,前头张玉寒等人进县里,还是林氏叫人去通知他们的。

林氏见着罗美娘就揶揄一笑“我竟不知道,我还结识了一个奇女子。”

在知道罗美娘托了何家门路找上郑夫人,拐弯抹角帮丈夫忙后,李氏就觉得她真够有魄力的。

零食铺子开在她饭斋对面,每日盈利几何,林氏多少也能估算出个数字,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可一家子日常过日子也是足够的了,没想罗美娘眼都不眨一下就把方子都送出去,谁有她这样的决心。

奇女子什么的,罗美娘就笑纳了,总比叫她零食西施好。

吃了宴席,唐氏就跟着村长几人一块回村。

临走时,罗村长还把这回带过来的两百两银票做主先给了罗美娘,私下跟她透了句话,说他回去会尽量说服村里承担张玉寒读书的开销。

以后的事不知道,但目前,罗村长也看出来了,倘村里真能出一个有出息的人,这人非张玉寒莫属。

以前张玉寒不爱干活就爱在外面混日子,村人都觉得他是个混子无赖,小时候是个小混混,大了就成村痞恶棍;没想才半年,张玉寒成亲之后,从头到尾都脱胎换骨了。

从他那夜揍得两王八半死,到当机立断给人安上罪名,且在郑县令跟前还能说上话,真是样样都叫人刮目相看。

跟着过来的几个汉子嘴里也是连连好评。

来到北关县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众人心里都没什么底气,到达之后却现罗美娘他们是这样的热情客气,为人处事处处熨帖,还把压箱底手艺都拿出来疏通门路,一直尽心尽力帮着把这一摊子事情解决清楚。

他们这样会做人,几人回村里也只是把事实说出来。

村里人都被当夜的事吓得够呛,这几日就是下地干活也是恍恍惚惚,直到知道官司了结后,心里才放松下来。

在听完张二郎几人在其中做的事情使的力气后,谁心里不念他一声好。

接下来小半年时间、直到张玉寒几人过年回家前,村人说起这个话题都得把张玉寒两口子拿出来盛赞一回。

以前说他读书出息了的还有些随大流的意思,这回却是全都真心实意认为,张玉寒读书这件事确实是个大好事。

没有功名庇佑,便是一个衙门秋后收税的小吏也能弄得村里伤筋动骨。

村里要是想有未来,就得有个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行。

罗村长之前就挺想让村里多些人进学,这个念头每年夏秋衙门下来收税时他都要生出一回,可惜他光有这份眼界,村人却无甚见识,这些年愿意送孩子读书科考的人家寥寥无几,更遑论读出成绩来。

这回的事倒是凑巧了,让村人都生出有条件就得送孩子上学的念头。

只是虽然都知道读出名堂,村里会像供张玉寒似的承担部分读书开销,可还没读出成绩之前,就得家里先行承担了,这年头都是地里刨食的,谁家能有这份财力送孩子念书。

罗村长也想过雇个识字的老童生在村里教学,一来南山村太偏僻,没多少人愿意来,二来就是来了,村里也付不起村里孩子的束脩钱,只得作罢。

张大郎的媳妇黄氏倒是挺想让大儿子拴柱去试试,可惜村里不给出,家里也没这份多余的银钱。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