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课程的进行同时,项目的开度和进程也在逐步的提升。
如果要论本次项目开谁身上的担子最重,那肯定不是苏晟。
而是宋青黎。
她不但要负责整体的美术效果,还要负责音效的设计,以此来烘托铺垫整体的美术风格。
宋青黎最终选择了以黑白灰为基础色调的石墨水风格,画风就参考水墨画大师郑问。
着重在人物的面板表情上做出修改,按照历史课他们总结研究出来的方案进行刻画。
宋青黎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了石墨水画风格,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还要思考怎么样做音效,才能让这套美术更加受玩家的喜欢。
美术如果有音效的加持烘托,效果就会更上一层楼。
但音效选什么才能烘托出美术想要表现出来的风格。
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结合游戏本身,宋青黎要面临的元素有很多:三国题材、博弈玩法、战场、武将和文将、美术效果等等。
想一口气全都展现出来几乎不可能。
但如果有一种或者几种音效,尽可能的彰显更多的东西,那就是最佳的选择。
这几个元素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
尔虞我诈的朝堂争斗。
是英雄迟暮的遗憾。
是誓死不屈的傲骨。
是草民崛起的感慨。
是上位者在得到一切之后,但却失去亲朋好友的悲伤。
也是小人得志后的跋扈。
如果要表达悲伤,没有什么乐器的表达强度能比得上一支箫。
这个乐器不需要其余的乐器作为辅助和烘托,仅仅一支独唱就能将人物的悲惨、哀伤、痛苦和落寞表达出来。
如果要彰显胜利和凯旋,没有任何乐器组合能够比得过编钟和大鼓。
最后,宋青黎决定以九州的传统乐器来做音效。
以萧、琴、笛、小鼓为主,琵琶、编钟、大鼓为辅,进行背景音乐以及游戏音效的设计。
这些乐器的选择一方面传统,音色也更加贴近她选用的风格,能够更好的契合美术效果。
这两种选择相当于是相互烘托,同时又相互铺垫。
宋青黎连夜制作了美术效果图,又让人做了一份音效的deo。
拿给苏晟以后,立即就得到了苏晟的肯定。
“不错不错,宋总监工作很到位啊。”
苏晟忍不住称赞。
这两个东西组合起来,出现了非常典型的1+1>2的效果。
东西是好东西。
但没钱可就没办法做。
既然苏晟同意了她的这个方案,那就给批点预算吧。
苏晟一听宋青黎要他批预算,心里咯噔一下。
他手里的预算没剩多少。
15o万减去给声优预留的9o万,还剩六十万。
其中还得花2o万用于三国杀专项服务器维护建设的费用,手上还有4o多。
不过该花的还是要花。
加上殷晓龙给交的15万“学费”,《三国杀》项目可用资金还有五十多万。
“先给5o万吧,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