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办的人是觉得这饭菜极好,拿回来给苏平尝尝。
他们这次办的学堂极多,像那种县城下头的乡镇学堂,就在附近找厨娘。
县学这块儿便和衙门里的做一个食堂,像黄杨县先前那样,待以后人多了再想分开的事。
但各大场子地点不太一样,而且工人也多,每个场肯定需要一个后厨。
所以,他们就算是不走后门,只要过来报名,并且查明了身份,证明自己一家人三代之内并无犯罪记录,那就有机会的。
苏平尝了一口菜,味道还是相当可以的。
两边的饮食习惯都差不离,他上个月还去黄杨县一家西桐人开的馆子吃过。
比起那家
,这对小夫妻做的要更好一些,青菜炒得特别鲜嫩,火侯掌握的刚刚好,饶是被捂了一路,菜依旧看起来很新鲜。
孙主簿道:“我觉得可以,蛮好吃的。”
说实话,吃惯了杜师傅的手艺,过来之后,孙太太突然掌厨了,他莫名有点不太习惯,这段时间肚子都小了一圈了。
苏平也是肉眼可见的又瘦了不少。
可见会做饭和不会做饭的区别。
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孙太太就知道他怎么想的,气哼哼道:“你可别忘了,没有杜师傅之前,咱们一家人都是我操持厨房的。”
十来年都吃过来了,结果这才换了几天口味呀,就给嫌弃上了。
苏平不太挑嘴,只要菜里有辣椒,味道重点儿,他就都可以,孙太太主要是口味太淡,有些食材处理的时间不对,总之,属于勉强够用那种。
一顿饭吃完,大家对于这对小夫妻都非常认可。
孙主簿道:“要不就让他们在这边的县衙里做食堂吧。”
这手艺他是可以的。
孙太太气得踹了他一下,小徒弟去收拾碗筷,孙太太道:“你们猜我们妇幼办今日新来了一个人是谁?”
孙主簿催促道:“我们又没见着,要说就说,不说我和大人出去散散步。”
孙太太已经不想跟他说话了,只对苏平道:“大人猜肯定能猜到。”
苏平默了一会道:“如果不是咱们认识的人,那这个姑娘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比如西桐某位
王爷的女儿,或者皇宫里的公主。
孙太太给他点了个赞,“是西桐王的三公主,当时传闻王室尽数被章国人杀了,不过当时去了外祖家的三公主还是逃过了一劫。”
苏平隐隐有了点印象,那天他看西桐有名人册时,瞧见了后族白家也在其中,白家的锦缎在北向极为出名。
苏家与白家的合作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那日他设宴邀请本地名人参加时,白家老爷子也领着人来了,他记得白二夫人和白三夫人一并进了妇幼办。
孙太太道:“大人记性真好,二夫人昨日差人说自己头痛犯了,让家里的小侄女来顶替自己一段时间,说自家这个小侄女比她对西桐可了解多了。”
这不今日那位小姑娘就来了。
小姑娘的身份,还是吕太太偷偷告诉她的。
吕太太也没什么恶意,只是没想到,白家会将这位推出来。
孙太太倒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年轻未婚,还生得不错的苏平,这才特意提了一嘴。
苏平道:“若前朝公主都成了你的手下,那你这工作就更好办了。”
孙太太:“……”
为什么咱们关注的点不一样。
苏平还认真给她分析了一下,能接纳并平等对待前朝公主,这是给大家传递一段讯息,不管你先前如何,如今只要本分做人,那就能得到尊敬和守护。
苏平觉得这样非常好,白家大概可能是为了试探他们。
也可能这其中不止白家,本地的富户都有
这个意思,孙太太只要不谄媚,不挤兑,那这事就平安度过了。
孙太太认同地点点头。
与苏平聊了一会之后,见时间不早了便揪着孙主簿一道回去了。
被外头的风一吹,她猛然想起,丫丫的,她要跟苏平说的不是这个呀,为什么最后又被他带着走了。
孙主簿瞧着她捶胸顿足的模样,打趣道:“你以后有什么想法直接和大人说,不然就自己憋着。”
孙太太白他:“就你最懂。”
孙主簿叹息,“我这也是总结出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