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在白镇的最北边,紧贴着连绵一片的五座山峰,因为在镇子最北,所以就叫做北山,具体的名字,乾元从没了解过,过了山再往北是一条河,这条河是白镇和旁边镇子的分界线,从隔壁县一直到市里,绵延几百里注入龙影湖。
车子进了张庄之后,七转八转到了村后山脚下的一户人家,两家连在一起的房子,从外面看是一模一样的,两层的小楼房,整齐直立的水泥墙,两开的大铁门,在这村里算是富裕人家了。
房子的后面是一片庄家地,再往后就是大山了,在房子的旁边就是一条上山的路。
乾元下车的时候,两手各提着一个塑料袋,一个装的苹果,一个装的猪肉,都是刚才路上买的。
王芬领着乾元走进靠外的这家,走进家门,是普通的农家小院,最西边是靠墙搭建的鸡窝,旁边还有一棵枣树,靠近房子的墙下被塑料袋套住的是一些过冬的植物。
跟着进了屋子,进门侧对着就是一台彩电,彩电正对着沙,沙上坐着的是两个老太太,两人看起来差不多岁数,但是一个精神矍铄、眼神清明,另外一个满脸的愁容。
其中一个乾元是认识的,上前恭敬道:“张奶奶。”
此人正是张婆,不管是张庄还是周围的村子,稍微有点岁数的人都会叫张婆,或者是按照村里的辈分叫大娘。只有一些小孩子才叫奶奶,当然有些辈分偏小的也会这样叫。
不过这让王芬有些诧异,她看乾元怎么也得四十多岁了,怎么能把张大娘叫奶奶呢。
张婆看着乾元满脸慈祥和欣喜,说道:“你来了,我就放心啦。这才多久没见,你又长高了吧。挺俊的孩子,怎么老喜欢把自己捯饬成这样。”
乾元笑了笑,将两个塑料袋放到一边,说道:“这是给您的。”
张婆也没推辞,指着旁边的沙对乾元道:“快坐下,好孩子。”
乾元正准备坐下来,这时候王芬站在旁边对乾元道:“您还是赶紧帮忙看看俺孩子吧。”
乾元没有理她,还是坐了下来,看了看旁边正在用审视的眼光看着自己的老人,接触到乾元的目光,老人立刻转过头看向一边。
张婆介绍道:“这是庆庆的奶奶,跟我是一个大家族的,我是她老嫂子,他们家的庆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魂不守舍的,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老癔症,说些奇怪的话。我给看了看,不是我能治的,所以想起你来了。”
乾元捻着山羊胡,看了看庆庆的奶奶,看了看王芬,然后道:“孩子呢?”
王芬赶忙道:“我去把他叫来。”
一旁的庆庆奶奶有些不悦道:“庆庆刚睡下,你让他安稳一会。”
王芬没有理会,依旧转身准备去里屋,乾元道:“不急,等会吧。”
王芬这才停下来,然后坐到另外一张沙上,沉默不语。
张婆看着她们婆媳间紧张的关系,脸上丝毫没有介怀,对乾元道:“庆庆今年周岁8岁了,年前还好好的,老妹子说初五的时候,出去野了一天,下午回来就像丢了魂一样。”
旁边的庆庆奶奶插嘴道:“大师,庆庆是不是被什么俯身了,得‘还人’吧。你给他‘还个人’吧。”
老人嘴里的‘还人’是当地农村比较常见的一种仪式,尤其是孩子,会有一套完整的说辞。
所谓的仪式,更多的是为了赚钱,不仅主持仪式的‘大师’能赚钱,本家也能以孩子的名义赚一些外快,而所谓的‘还人’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情况。
这时候,王芬满脸的不高兴,说道:“庆庆是什么情况,还没弄清楚呢,一会让大师看看再说。”
庆庆奶奶反倒是更加气愤,怒斥道:“你就是舍不得花那个钱!”
王芬气的眼睛通红,张嘴想说什么又忍了回去。
乾元心念一动,花钱?这可是赚钱的事啊,里面有啥猫腻?
转而对张婆道:“张奶奶,您怎么看呢?”
张婆看着乾元道:“我知道你是个实诚孩子,我也活了一把年纪了,要是说庄里其他孩子‘还人’,我心里还是有数的,但是庆庆这事,我还真说不好。要不,我也不能让芬,大老远的把你请来。”
乾元大体知道了什么情况。
这时候,里屋传来开门声,一个小男孩走了出来,脚下是一双大几码的棉拖鞋,拖沓的走着,下身穿着一条宽松的秋裤,上身套着一件大棉袄,长得倒是挺俊俏的,还有几分秀气,不像是山里人家的孩子,但是眼神木讷的不像话,近乎呆滞。
王芬看见孩子穿成这样出来,赶忙道:“哎呀,庆庆,你咋不多穿点。”
庆庆回答道:“尿尿···”
说着就往屋外走,王芬赶忙把他拉回来,严厉道:“赶紧回去穿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