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接着道:“你面白指细,寻常百姓在你这个年纪也是要劳作的。你不常在外,也不用手劳作,之前定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如今,虽与家人失散,也应当未受过什么苦。”言罢转身向前走。
听完这番话,张翊反而平静下来。李平只问过他为何孤身一人,他又未曾刻意隐藏过身份,就算被李平猜到又如何?何必过于慌张。
张翊赶紧收拾好包裹跟上去,诚实道:“李兄所言不错。”
李平微微摇首:“所以我不明白,如你这般的人,至少都会有仆从跟随。你因何孤身在此?”
当张翊正考虑要不要说实话时,李平又开口道:“不过,你与我萍水相逢,你本不必与我说。我也别无他意,这一路艰险,你我结伴而行,如遇危难,也可相互扶助。”
张翊松了口气,关于他为什么会孤身在此,以后有的是机会说。他绝对不愿意在这样的境况下还费心力去想怎么解释,所幸李平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张翊道:“自然可以。”他心想,李平说他不寻常,可李平又岂是寻常人?
一个平民,当真会有这样的谈吐与见识?但他仔细看过,此人手掌粗厚,肤色黑黄,与其他百姓没什么两样。李平若来自山野,张翊倒会觉得他是个隐士,同诸葛孔明出山前一样,一直在某处躬耕。可事实上他是从樊城或是新野城中一路跟随至此,十有八九是城中居民,不过都说大隐隐于市,也并非绝无可能。
张翊辨了辨方向,百姓大多都是向南去的。此时已天亮,无论多难打的仗也都应该结束了。要去汉津,长板桥迟早是要过的,曹操追兵也不知何时会到,必须要尽快赶过去。
忽然,张翊听见远处隐隐有喊声,又见前方不断有百姓回头望,他便知道不是幻听。
那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当听清那喊声时,他也听见了马蹄声。
百姓发喊:“曹军来了!”
“快跑啊!”
不知从何处冲出一彪人马,径直向百姓而来。
张翊心道要糟,赶紧四向望了望地形,欲寻避难之策,不想却被李平先一步拉到一棵合抱的树后。
李平道:“蹲下,勿动!”
很快,惨叫声四起,伴着杀人者的欢呼。
张翊本不该从这杂在一起的声音中分辨出什么的,可他偏偏听清楚了——来自男、女、老、幼的惨叫声。
无论是谁,他们一个都没想放过。他们根本就是在以杀人取乐。
草芥,人命如草芥。
张翊知道这不是历史,甚至演义中都未明确记载曹操在刘备携民渡江时对百姓进行过屠杀。这只是游戏,但张翊不禁联想,正史也记载曹操为报父仇,攻下徐州,所过之处多所残戮。这个曾写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的人,多年后在徐州屠杀无辜百姓时可记得他也曾“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这一刻,张翊看见的不再是游戏。他透过游戏看见了那段历史,看见了那段历史中无辜丧命的百姓。
张翊气得发抖,他做不到躲在这树后,任凭他们屠杀百姓,他宁愿死。不过就算是死,他也要拉一两个曹兵垫背。
他猛地站起身,可还没走出一步,就被人拽回去了。
李平好像早料到他会做什么一样,他压低声音问:“你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