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徐母睡下后,他忍不住去到张翊宅门前,却迟迟没有敲门。
今日见到张天祐的那一刻,徐元直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虽然也有不舍,但他是真心想让张天祐走的。可眼见张天祐一拖再拖,徐元直看了都着急。
新野城已经弃了,再弃樊城,刘玄德再无立足之地。一城之军民狼狈出逃,每日能行几里?曹操只需派几千骑兵星夜追赶,他们必损失惨重。
再不走真没机会了。
可他又有什么资格来劝。当初因为出逃之事斥责张天祐的人是他,如今又来劝人走么?
徐元直摇了摇头,最终都没敲门。
一切都让张天祐自已做决定吧。
新野一战直杀到次日五更,方才结束。
张翼德接上刘玄德、诸葛孔明一同去了白河上流,上了刘封、糜子方备好的船,一齐渡河。
抵岸后,诸葛孔明命人烧毁了所有的船只,而后众人一同往樊城去了。
张翊早早便在县衙候着了。
他知道很快樊城都住不得了,但又有个问题,书中孟德攻樊城前,有人曾谏言应先劝降刘玄德,曹孟德便派了徐元直去。
徐元直名为劝降,实则是告诉刘玄德,曹孟德兵分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守不住,应当速速弃城。
如今徐元直在刘玄德这里,就算曹孟德能另派他人来劝降,那劝降者也不会说出原本该从徐元直口中说出的话。
张翊不至于傻到觉得没有徐元直透露曹军兵分八路、填河而进,刘玄德与诸葛孔明就会坐以待毙,天真地认为能守住樊城。
之前与徐元直聊,他已经猜到樊城没办法守了,那诸葛孔明会猜不到吗?
这虽然是小事,说还是要在刘玄德面前说的。因为纵使张翊之后想做些什么误导刘玄德,也得要刘玄德先信任他才行。
虽然此前议事,刘玄德已经默认将他和徐元直一起请来,不说很信任,至少也能将他当作一个谋士。而且搬来樊城刘玄德没说将他安排跟徐庶一起住,而是一人一宅,足见他是还是有些地位的。但还不够,特别是最近,诸葛孔明指挥了两次大战,刘玄德将他遗忘得太久了。是时候该提醒提醒刘玄德,他说的话是有用的,是需要听的。这是个机会。
如今还有一个机会。书中诸葛孔明劝刘玄德弃樊城走襄阳,其实张翊一直不明白。诸葛孔明明知襄阳已经落入刘琮与蔡氏之手,为什么还要去襄阳。刘玄德又不想起兵占荆州。或许是觉得襄阳近,可以去搏一搏,或者是觉得再怎么样,蔡氏不会对百姓做些什么。
可是事实,就算有百姓在前,蔡氏照样放箭。百姓无辜死伤者不计其数。此事张翊必须一谏。刘玄德向来最看重百姓,刘玄德听他的谏言最好,若不听,结果目睹百姓死伤,定会悔不当初。到时候说不定对他生了愧疚之心,下一回无论他谏什么,刘玄德都极有可能采纳。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两件事张翊做不了什么手脚,谏与不谏,对刘玄德的实力影响都不是很大。如今谏能增进刘玄德对他的信任,何乐而不为呢。
张翊便去县衙等刘玄德等人回来。
当见到刘玄德等人时,张翊觉得他们不像打了胜仗,倒像是吃了败仗。
一身狼狈,满脸疲惫。
张翊行礼道:“主公一路辛苦,翊有要事相商。”
刘玄德问:“天祐如何在这里等?进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