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读画记尹朝阳 > 第二十九章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科洛瓦二(第1页)

第二十九章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科洛瓦二(第1页)

自1828年到1831年底是德拉科洛瓦创作的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从1815年拿破仑退位开始,欧洲大陆就处于资产阶级革命和封建保守势利的反复斗争中。法国可以说一直都是斗争的中心。

18241830年法国查理十世上台成为法国的国王,查理十世严格报刊检查,限制言论自由,解散巴黎卫队。1829年查理十世颁布了一系列的反动法令,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怒火,1830年的7月法国巴黎人民爆发了起义,这次起义有6000多人丧生,查理一世被迫退位,路易菲利普登上了法国的王位成为国王。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法国很多的艺术家都加入到巴黎起义的队伍中,起义结束后画家们又以极大地热情创作了以巴黎人民起义为背景的作品如:尼古拉图桑沙萊的版画《训示》、维克多施内次创作的《1830年7月28日占领市政厅》。虽然德拉克洛瓦没有参加起义军在巴黎街垒的战斗,但德拉克洛瓦创作了《自由引导人民》向参加巴黎街垒战斗的人们致敬。

德拉克洛瓦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7月革命的场景。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推翻波旁王朝,人们和国王的军队进行街垒战的场面,是画家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法国人民视其为法国革命精神的象征。画面中一个头戴红色软帽的半裸女郎一手举着拿破仑时期法国的三色旗,一手拿枪引导人们进行街垒战,她的旁边是工人、市民、学生和士兵冒着炮火进行战斗的场面。

画面中的自由女神和她手中的三色旗,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这幅作品的焦点。画家把自由女神周围的背景处理的比较明亮,与周围的环境想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由女神的形象,让观众感到自由女神身上散发着自由之光,具有无穷的力量,她引导着人们为自由而战。三色旗作为拿破仑时期法国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激发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画面中的自由女神是画家浪漫的想象,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自由女神的这个形象可以说是巴黎起义队伍中女性形象的代表,她没有贵族阶层女性的矫揉造作,有着底层妇女的粗俗和健壮的身体,但是她勇敢地号召人们奋勇向前,为自由和民主而战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观众,她的形象可以说是胜利女神的化身。画家借助这个女性形象来表达自己都自由、民主的向往,自由女神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是发动人民团结起来推翻波旁王朝的精神领袖。

这幅作品的画面的色彩没有《萨丹纳帕露斯之死》那样夸张,也没有强烈的戏剧效果,但这幅作品充满了画家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德拉科洛瓦成长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对于拿破仑时期的三色旗,德拉科洛瓦记忆深刻,他对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有着特殊的感情。画家把它们全部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人物塑造上德拉科洛瓦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没有夸张地表现街垒战的残酷厮杀,而是通过街头的几具尸体、弥漫在街垒上空的硝烟和残垣断壁的景象表现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很好的烘托了画面的气氛。

1830年对于法国人民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德拉克洛瓦的这幅作品讴歌了法国人民团结的力量;法国人民为民主、自由而战的精神。这幅作品是德拉科洛瓦对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自由精神的赞颂。

在19781997年间,法国政府曾在发行的100法郎正面印有德拉科洛瓦的肖像及其作品《自由引导人民》,背面则是德拉科洛瓦手拿羽毛笔写作的形象并在旁边附有对画家的介绍文字。

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德拉科洛瓦和他的《自由引导人民》一直是法国的骄傲和法国革命精神的代表,德拉科洛瓦一直都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为世人所铭记。

1832年德拉科洛瓦参加了法国政府出使北非的使团,开始了北非之旅,从此德拉科洛瓦开始了对北非风情和东方情调的偏爱。他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德拉科洛瓦非常喜欢诗人拜伦式的东方情节,这次北非之行让他收获颇丰,他不仅领略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风土人情,还被它们所吸引,异域文化给德拉科洛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非的阿拉伯风情给予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回国后,他以北非阿拉伯风土人情作为创作主题进行艺术创作,这也成为他创作的第三阶段。此后,他钟情于东方情调的绘画风格长达30年之久。

1834年沙龙展上展出德拉克罗瓦创作了《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妇女》,这是一幅充满了东方情调的作品,画家用丰富的色彩勾画出阿拉伯世界中神秘的女性房间和女性的生活场景。画面描绘的是三位阿拉伯妇女和一位黑人女仆在闺房中的情景。画面最前面的女人慵懒而娴静地依靠在靠垫上,另两位女性在她身后席地而坐,一个人正扭头看着旁边的同伴,三位女性之间没有交流,黑人女仆站在画面的最右侧用手掀起帷幔。

这幅作品的色彩缤纷交错,德拉科洛瓦细致地刻画了阿拉伯妇女的穿着、首饰和房间的装饰。画面中阿拉伯水烟、女人的花拖鞋、女人身上挂着的怀表等等。这幅作品没有《萨丹纳帕露斯之死》肆意张扬的想象,这幅作品画面恬静,色彩交替相互呼应,从妇人衣裙的橘红色,到门的橘色装饰,再到仆人的橘色格子的头巾,德拉科洛瓦用颜色把人物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斜线式的构图,画家让人物的关系和场景处在同一平面上,没有学院派的刻板的透视关系,而是集中表现人物关系,表现场景。

1847至1949年又创作了一幅同样主题的作品。这幅作品与他1834年的同名作品表现有所不同,同样的场景,德拉科洛瓦在创作时更多的是表现了房间的空间感,加大了景深,空间的纵深感加强。人物的表现相较于前一幅作品,他强调了最前面的依靠在靠垫的女性形象,让她离观众最近,而后面的两个人物,他有所弱化推到后面,仆人站在右侧拉开帷幔,画面呈现暖色调,笼罩在了柔和的金黄色灯光下的三个女人显得慵懒而闲散。整个画面表现出层层递进的人物关系和场景的深度空间。

这两幅作品也体现了德拉科洛瓦绘画理念的转变,第一幅作品画家突出了人物,画面没有纵深空间,对场景、人物的描绘前后关系不是特别分明。1847年的这幅作品画家很好地把握了空间与人物的关系,塑造了良好的的空间感,画面的气氛温馨而又具有神秘感,似乎是画家在远处窥视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妇女,作品更具东方情调。

1839年德拉科洛瓦还创作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的作品《摩洛哥犹太人的婚礼》表现的是犹太人按照民族传统举行婚礼的场景,画家通过对空间场景的塑造,烘托了独特的婚礼气氛。德拉科洛瓦用绿色的长廊把空间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光线从楼上直接照到楼下的客厅里,人们在楼下歌唱起舞,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楼上的人们附身观看这欢乐的场景,大家沉浸在这婚礼的欢乐气氛里。整个画面的气氛热烈而欢乐。这幅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德拉科洛瓦对空间的把握能力,并进一步把握画面的气氛。

德拉科洛瓦具有异国情调的作品还有1832年创作的《阿拉伯骑兵练习冲锋》、1838年创作的《丹吉尔的狂热信徒》;1845年的《摩洛哥苏丹和他的随从》以及1863年他去世前创作了《阿拉伯人在山间打斗》等作品。这些足以证明德拉科洛瓦的北非之行,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对东方和北非异域情调的喜爱,他远离了具有自由民主思想的浪漫主义主题的绘画作品的创作。

德拉科洛瓦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与他前期的作品有所不同。这个时期的德拉科洛瓦已经能够很好的把握空间与人物的关系,对空间的把控能力使得他的作品的表现力更强了,画面的效果更好。

从1833年开始,德拉科洛瓦陆续为官方绘制波旁宫、卢森堡宫和卢浮宫的装饰壁画,这些壁画的创作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文学名著,这些壁画同样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为波旁宫、卢森堡宫及其图书馆创作的壁画可以和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媲美。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法国兴起。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主要表现为追求自我和进行自我表达,注重自我感受,理想高于现实。画家关注社会和用浪漫的想象反应社会现实,回归自然和社会,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但不似现实主义那样直接反映的现实社会。

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有籍里科、欧仁德韦里亚、德拉科洛瓦、戈雅、康斯坦布尔和透纳等人,许多人认为欧仁德韦里亚是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为《亨利四世的诞生》。

除此之外,籍里科的《梅杜萨之筏》,透纳的《雨,蒸汽和速度》,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屠杀起义者》,雕塑家吕德在巴黎凯旋门上的雕塑《马赛曲》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画派创作的优秀作品的代表。

德拉科洛瓦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位高产的画家,留下了许多为世人称道的优秀作品,他把浪漫主义绘画推向了巅峰,也影响了后来的印象派绘画以及近、现代艺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