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这两者生产线的供应商。
这才是赚大钱的长久之道。
产品总有创新,总会更迭。
核心部件的生产没有这么快。
这又回到了原来的问题,没有相对应的工艺技术。
没有这么好的设备来帮助李成仁完成这个想法。
设备这一块,国内目前是没有达到标准的,李成仁将目光放在了国外。
要想吃这口肉,从国外购置相关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还仅仅是产品的生产设备,而不是核心部件的生产设备。
那玩意抛开购置难度不提,人老外怎么会允许这种设备通过安检运到国内。
毕竟被卡脖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李成仁早已习惯。
实在不行就东拼西凑,这边搞一点,那边搞一点,自己去拼凑出这条生产线。
思路通了,一切就顺了。
李成仁拿出自己的本子对这个计划进行简单的规划。
在计划的最后,李成仁停在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上。
外汇。
不论能否买到设备,自己得有外汇。
没有外汇别说电视机和电冰箱的设备买不来,就连自己未来的军工计划都没办法更深度的实施下去。
头疼……
嘬了一口烟,李成仁想到了一个人。
“我的好朋友,你收到了我的信了吗,我觉得我们非常需要进行更深度的交流。”
得整外汇!
掐灭香烟,李成仁换了身衣服朝着约定的面试车间走去。
齐市工业局。
“赵主任,这是寄给红五星机械厂的电报。”
赵峰的秘书将一封电报放在赵峰的桌子上。
赵峰正在忙着手头的事情并没有太在意,低着头写着字,摆了摆手说道:“给红五星机械厂的那你直接给他们送去,或者找个邮差去送一下不就好了,给我干什么。”
“我没看别人电报的习惯。”
“那个……”秘书的表情有些怪异。
“这是京都邮政直接转发过来的,没有经过我们的市邮电局,直接交给了市委,并且是由市委再转交给我们的。”
“对了主任,这封电报是来自坦桑尼亚的跨国电报。”
“我觉得您还是打开来看看比较好。”
“嗯?”
听秘书这么一说,赵峰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从这封电报是由京都邮政局直发齐市市委,直接忽略市邮电局这个步骤,赵峰的心就咯噔一下。
秘书说出坦桑尼亚这四个字的时候,赵峰的心里多少已经猜测出了几分。
具体的还是需要自己打开看看才知道。
虽然这样有些不好,但赵峰也管不得这些了。
“你看过了?”
赵峰这才注意到秘书怪异的表情。
似乎是被什么震撼了一般,秘书深吸了几口气才平复下自己的心情,对着赵峰点了点头。
这下,赵峰更好奇了。
拆开电报,刚看到最前面的一段文字,赵峰的嘴角就在抽搐。
“哦,我亲爱的好朋友李先生,多日不见,实在想念。”
“距离我们上次的分别,我有些模糊。”
“明明已经很久,我却仿佛如昨日一般。”
“我已经回到了祖国,我真的非常的想念你。”
“此,我在这里为你写下这一封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