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岁数虽然不大,但嘴严得很,而且相当可靠。
若不是他过来通风报信,说二虎子要跑回山里,村里可就乱套了!
6宁也抽了抽鼻子,觉得有些寒冷,紧了紧身上的裘袄。
山里的冬天,远比城里难熬得多,尤其是到了晚上,山沟里的风吹过来,能把石头冻裂。
虽说有茅屋,也有用碎稻草填充的被子,可以勉强过冬,但6宁从来都不是个甘心凑合的人。
他一巴掌拍在小六子后脑上,“别像个娘们似的,去把村里能干活的人都叫过来!”
山里长大的孩子都皮实得很,一巴掌抽过去,远比跟他说教半天管用得多。
小六子撒丫子往外跑,没过多久就把村里的劳力都召集到公廨门前。
乡亲们满眼火热的看着6宁!
十斤精面,给了他们充足的勇气,来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反正村长大人让俺干啥,俺就踏踏实实的甩开膀子干!
全村两百多口人,来了将近一百九十号。
除了刘老伯那种上了岁数的没来,其他的人里,就连腿脚不利索的孙瘸子也到场了。
二虎子得了教训,6宁还不计前嫌的没有克扣他家口粮,此刻无比的积极。
早就下定决心,这辈子死活就听村长一个人的话!
“村长大人,是不是要去跟那狗娘样的周监事干仗?!”
“俺冲在头一个,叫他欺负咱二十里铺的乡里乡亲!”
说着,二虎子凶神恶煞的捏了捏腕子。
6宁瞪了二虎子一眼,这个高大的汉子顿时蔫了。
“诸位都知道,现在粮食的问题解决了,乡亲们再也不用饿肚子。”
“可日子总得越过越好才是,刚才小六子睡觉就冻得够呛,6某打算在乡亲们家里都盘起火炕,先解决取暖问题!”
取暖过冬,绝对是仅次于粮食危机的第二大问题!
大唐立国之初,到贞观元年,短短九年间,仅关中一代归附的流民就有二十万之多!
这些人在隋末的时候,为躲避战乱而深入秦岭,归附后几乎全都聚集在长安城的周围,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落。
二十里铺,正是其中之一。
可到了贞观三年的时候,依附于长安城周边的流民,却锐减到不足五万。
其中固然有贞观二年那场大蝗灾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寒冷和疾病。
一场简单的风寒,放在后世没什么大不了的,放在这年头,简直就是一把夺人性命的镰刀!
这也是6宁听到小六子打喷嚏的时候,吓了一跳的原因。
没有药物,没有医疗手段,连最简单的卫生环境都不存在。
一个得了风寒就能传染三个,三个就能传染九个!
连动物都知道,到了冬天要找个暖和的地方猫着。
万一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搞得二十里铺‘全军覆没’,6宁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解决取暖问题,势在必行!
最简单,也最省钱的办法,当然是盘火炕!
乡亲们面面相觑,显然不知道6宁所说的‘火炕’,究竟是什么东西。
其实火炕早在秦末汉初就已经出现在了,只是一直流行于辽东一代。
有人壮着胆子问道:“村长大人,啥。。。啥是火炕?”
6宁大手一挥,道:“诸位只需要信6某,能让你们暖暖和和的过冬就够了!”
“咱们这有将近两百人,小六子,你带一半的人去后山挖红泥,越多越好!”
“剩下的人跟着。。。”
6宁在眼神在众人身上打转,被他看到的人,全都使劲挺起胸膛。
村长大人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就像他说的,只要信他就够了,没人会问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
反正村长大人开口了,乡亲们一定能暖暖和和的过冬。
不过,小六子那熊孩崽子运气真好,能被村长大人看中,带着上百人去干活。
若是自己也能被选中,当个带队的,那可就太露脸了!
谁都不肯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一个个精神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