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三哥脸上有吃惊之色,他再次握拳作揖:“感谢小娘子的及时搭救,不知小娘子如何称呼?他人如果有机会,俺定将倾力相助。”
赵喜娣也不拧捏,回礼作福:“赵喜娣。”
关三哥听到名字,眼睛睁圆:“可是赵府中人?”
赵喜娣没有正面回复,只是点点头。关三哥也不多问,看到自家娘子已经抱起了荣儿,遂说道:“今日俺说的话随时作效,如若遇到俺能帮忙的,就差人拿着这个竹签来南面的关南村寻俺!”
说着从宽大的袖口里拿出一片竹签,赵喜娣接过来打量着,见竹签上写着一个“关”字。
“那就有劳了!”赵喜娣将竹签收好说道:“天色已晚,我们也要归家了!”说完带着小翠离去,走了一段路,赵喜娣回头看了看南面的方向,一行人已经走远了,消失在了远处的山林中。
“姑娘,你可真厉害,不仅会练功,还能下水救人!”路上小翠提着装满了沙子的袋子,一脸崇拜地说道。
赵喜娣笑笑:“这也是真人梦里教我的,没成想竟然还能救人,刚才我也是一时心急,看到那小孩童就像看到自己的弟弟一样,差不多的年纪,便没多想一头扎进了水里。”
“给我吧。”瞧见小翠提的满头大汗,从她手里想接过约有十来斤的布袋。
“那怎么成,哪有让姑娘你拎袋子的道理。”小翠还不干,把提着的袋子挪到了身后。
“换着来。”赵喜娣手快一把拿过了袋子。
末了又补充道:“今日之事不可同他人提及,有人问就说我去河边捡石子,不小心掉河里去了。”
小翠答应,果然一进侧门就被护卫盘问了,赵喜娣装作垂头丧气的模样,小翠将赵喜娣的话转告了后顺利放行。
“她是不是生病病傻了?怎么比以往更癫了?”潇湘院里,李大娘子听完刘妈妈的口述后,嘴角咧开大大的幅度讥讽道。
“可不怎么的,护卫说她回来时候衣服都是湿的!还提着一袋子说是沙子石头什么玩意儿的,想来是烧人烧傻了。”刘妈妈又接着说道。
李湘云心里却谈不上踏实,她用手扶着额头,摸了摸梳得油光锃亮的髻,语气夸张:“让护卫们看紧着,瞧着她傻癫,可还知道求安郎让她出门,不得不防。”
话说,赵喜娣带回来一袋子沙子,又央求温妈妈和小翠加班加点给她缝制了一个半人长短的布袋子。
赵喜娣对布袋子的要求不高,就是一大块布,折中翻过来,三面缝好,她把一袋子沙子放在中间,四周用破落的棉絮和衣服填充起来,做成了一个类似于沙包的袋子。
随后温妈妈又给她缝了一个活口,方便往里面添加她想要的东西,做完这一切,赵喜娣找了一根绳子,将封口处绑好,喊来吴二白给她搬来步梯,挂在了长廊的房梁上。
“喜儿姑娘,你这是做的什么?”吴二白不解地问,同样不解的还有小翠,蹙眉站在一旁。
赵喜娣编瞎话功夫一流:“避邪用的,没事别靠近。”说着她还故意瞅一眼吴二白,吴二白刚觉得她正常了许多,产生的一点好感,在赵喜娣做出奇怪费解的事后,又荡然无存。
等吴二白走之后,赵喜娣从屋内拿出温妈妈给她做的护腕,说是护腕,实际上就是一块手掌粗细的布里面加了些薄棉缝了两层,长度大概就正好绕赵喜娣手掌一圈。
当初赵喜娣说随便做,都行,不讲究,没想到温妈妈手艺不错,套进去捏了捏还挺舒服。
准备妥当后,她挥动拳头如同在健身房在拳击馆一样,一拳一拳捶打着硬实的沙包。
在一日日的练习中,岁末将至,窗户上已经贴上自己剪裁的窗花。家里的猪都买了五头,在宋代,猪肉是最下等的肉类,可是赵喜娣非常高兴,因为那位当家大主母李大娘子也差人给她送了小半边。
梅安居里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块的猪肉,她馋的口水直流。随即喊上小翠,就要去街上购买香料——莳萝、茴香、花椒、红曲,觉得没有买上心仪的调料,问了好久,又寻去到王郎中的铺子里买了八角,桂皮,草果这些中药。
“小娘子,买这些是作甚?”王郎中不明所以。
“做菜!”赵喜娣丢下十五文钱,拿走药材。
街上已经很有过节的气氛了。四处都是干果果脯的叫卖声,还有卖瓜子花生的铺子,宋代的商业模式已经很达,铺子里几乎日常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买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街道两旁叫卖苍木,小枣的声音不绝于耳,居然还有卖炮竹,烟火的,还真是让穿越而来的赵喜娣大开眼界,在这距离东京不知道多远的小县城,竟然也已经达成了这样。
赵喜娣注意到除了铺面,还有一些商人推着木质的车子在街道两旁售卖,连小巷口都有挑着担子的行走郎。她们走着走着,路过一家百货用品店铺前,站在门口可以闻见酒香,酱油香还有各种调料的香味,小翠凑近大到赵喜娣耳边,轻声说道:“这是咱员外的铺子。”
“哦。”赵喜娣饶有兴致抬起头看到店铺上的牌匾上写着:“赵氏杂货铺”:“走,进去看看。”
小翠有些犹豫,赵喜娣又说道:“难不成有规矩说我不能入铺里,我们只当是入铺中看看有没有需要添置的。”
说话间又瞧着铺子里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赵喜娣跟随着进入到铺中。
屋里比较大,最左侧放着几个酒缸,缸上贴着手掌大小的草纸,纸上写着酿制的酒的名称,玉练槌,思春堂,中和堂,珍珠泉,有美堂,就这些名字千奇百怪的,赵喜娣就完全没听过。
右侧是是半人高的柜子,柜子内侧是一排架子,架子上摆放着暗红色的木盒子,里面放着一些调味品,一侧放着干果果脯,另外靠近果脯的一侧放着几个大坛子,上面大大的“醋”,“酱油”,还有一些缸里装着大酱。
里面人声鼎沸,比外面看着还热闹,倒是很有过节的氛围,店铺里的伙计在人群中传来传去,给进店的人拿这拿那,竟然没有一刻闲功夫。
“小二,我要买酱油。”
“给我拿果脯。”
“二十文!”
“好呢。”
伴着伙计响亮的声音,赵喜娣不禁有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