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我最近也觉得容易累,老提不起劲。”
两个人嘀嘀咕咕半天,从婆媳聊到房价。
赵燕欣顺势提到“星星的小学定了没有“
陈韵“下礼拜线上报名,具体哪所学校还得看分配。”
女儿陈星月今年七岁,九月份要上一年级。
赵燕欣“你当时不是说买了这房她就能上实验小学吗”
陈韵“我们买房时间短,要是今年报名的人多估计会排在后面,只能去兴安小学了。”
像宁江这样的一线城市,学区房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问题,拥有却未必等于通行证。
赵燕欣只在宁江念过大学,毕业后直接回老家工作。
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说“很不好吗”
陈韵“市排名差一点,勉强可以接受。”
又自己苦笑“没想到一千多万买的房,最后还是得勉强接受。”
宁江的房价,不用在本地也能耳闻。
赵燕欣“有没有涨一点”
陈韵“不多,我们本来就买在高位。”
赵燕欣“现在哪的不高,我们济安市中心都要三万多。”
人均工资才多少。
陈韵“你不是想再买一套吗”
赵燕欣“再跟我婆婆住,我真的受不了。”
说起来都是小事,堆在一起全是压垮人的稻草。
结婚的人,多数都有共同的烦恼。
陈韵“我跟亲爹妈都住不到一块,人之常情。”
赵燕欣“你们结婚后就一直是分开住的吧”
陈韵“基本是,除了刚生阳阳那阵。”
多好啊,赵燕欣“现在想想,你父母也挺厉害的。”
又带点羡慕“都是独生女,怎么区别这么大。”
陈韵从小是家里的核心。
她毕业后决定在宁江定居,父母就卖掉老家的房子来全然陌生的城市打工。
那会房价是上代人一生积蓄可以踮脚够得着的,一家三口供着套两居室。
房子十来年内在倒腾之后成为笔更大的财富,父母现在也住着明亮的大三居,跟小辈们同个小区方便照应。
陈韵有时候光想想认为自己是全世界幸福的人“说句实话,我真的很走运。”
赵燕欣“咱们班的同学比你有钱的不少,但现在过得最好的,我真觉得是你。”
陈韵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哪有这么夸张。”
赵燕欣“爸妈给力,找的老公好,儿女双全,有房有车,经济过得去。”
光听都叫人羡慕。
陈韵“宋逢林也没那么好吧。”
赵燕欣眉毛都跟着飞起来“主动让孩子跟你姓,这种男人哪里找”
是啊,凭这一点,宋逢林好像就配拿一个媲美诺贝尔的奖项。
陈韵无意识地摸着手指,转移话题“你跟小张还没谈妥吗”
赵燕欣撇撇嘴“我爸妈劝我算了。”
她倒是想争取二胎跟自己姓,可惜一个支持者都没有,只觉得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