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發現遼國軍陣的變化,不由得有些感嘆,心知武周援兵已至,大軍還未到來,卻已經進行前期布局。
想到此處,多爾袞冷哼一聲。
「算天算地,能算到這個麼?」
「兩路大軍齊出手,蒙元大軍也蓄勢待發,怎會讓你左右逢源!」
「李瑾瑜,莫小覷天下豪傑!」
多爾袞揮舞令旗,讓麾下副將按照命令行軍,行軍陣勢快發生變化。
……
洛陽皇宮。
狄仁傑看著塘報,有些疑惑。
李瑾瑜這是在做什麼?
難道想把兩路大軍全部吃掉?
蒙元大軍虎視眈眈,絕不會給他撿漏的機會,一個處置不好,數十萬人擠做一團,三萬大軍會被碾成齏粉。
難道他真的養出了驕橫之氣?
這到底是李瑾瑜的安排,還是武則天讓他經歷挫折,故意如此設計?
不可能!
皇帝絕對不會這麼做!
這到底是什麼詭異的陣勢?
狄仁傑文韜武略,對於行軍打仗頗為擅長,尤其擅長運籌帷幄,可李瑾瑜擺出來的陣勢,連他也看不明白。
像是一根筋的猛衝,像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像是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卻又似乎潛藏著足以致命的狠辣絕殺。
把塘報呈給武則天,武則天粗略的看了看,就把塘報放在了一旁。
沒別的意思,就是看不懂。
武則天不是萬能的,皇帝也不是什麼都會,至少她不懂兵法韜略。
當年能夠攻破西夏,是因為國力方面的絕對差距,以及絕世武功。
狄仁傑道:「陛下,楚王似乎有些貪功冒進,要不要稍稍節制?」
武則天道:「沒必要節制,如果這一戰成功,他就立下了大功勞,如果這一戰失敗,他也能活著逃回來。
就算造成什麼損失,主要損失的也是遼國,朕有什麼可擔心的?
再者說了,就算瑾瑜年輕氣盛,貪功冒進,他那個奸猾似鬼的岳父,不會讓他肆意妄為,虛老鬼也在軍中。
與其擔心遼國和滿清的戰場,不如多多關注蒙元,這場戰爭看似是滿清和遼國的爭端,實際上是天下棋局。
近些時日,你要辛苦一些,多多分析蒙元的目的,西域那邊朕不擔心,但別的地方,不能給他們機會。」
「臣遵旨。」
「還有,李琮今年兩歲,再過兩年就該啟蒙,你要培訓一個老師。」
皇家的老師不好當,教導皇子那可真是輕了不行,重了也不行,教的好了皇子聰慧,教的不好誤人子弟。
不是說學問越高越好,學問高不代表會教導,教師也是需要培訓的。
狄仁傑桃李滿天下,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擅長,只不過年紀大了,身兼重任,不可能去給李琮當老師。
狄仁傑道:「最近幾次恩科,有幾個合適的進士,臣去考察一番,選拔五個合適的,再讓陛下做出定奪。」
武則天道:「就這麼做!」
……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