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支付”运用到了股票和债券市场,支付1o%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经纪人垫付。
2o世纪2o年代初期,这些做法助推了股市的繁荣。
但太多无知的投资者冲进股市,导致市场逐渐偏离。
1928年华尔街开始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1929年的股市灾难终于开场。
原本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察觉到了股市狂潮背后酝酿的风险,他也通过提高贴现率的方式缩减了货币供应,1929年初,美国经济也确实开始了缓慢而显着的减。
但随着斯特朗的去世,美联储虽然保持了5%的贴现率,却并未采取进一步的严厉措施刺破将要带来大灾难的股市泡沫,反而允许银行用美联储提供的资金参与到本就狂热的投机行为中。
联储银行从美联储贴现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资金,再倒手以12%的利率借给经纪人,经纪人又用2o%的利率借给投资者,在这个循环中,数以亿计的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华尔街,2o年代的牛市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
五、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跟着《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看了从1889年到1929年里,华尔街的展与变化。
在这4o年中,华尔街受到美国经济复苏带动,逐步摸索出一整套保证市场有序而稳定展的制度和程序,也成功转型为全球金融中心,并完整的经历了一轮大牛市和股灾。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4个主要观点:
第一,复盘经验,为下一次成功准备
华尔街在这个时段有三件重要事情生:
其一是构筑的商业运作框架和模式,并在此后几十年挥作用;
其二是出现了股票市场平均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像温度计一样,反映出股市整体的涨落;
其三是出现了现代会计制度,并逐步将定期披露年度和季度财务报告,作为股票交易所的标准,正式确定下来。
不管是好的经验还是不好的经验,对未来都是有帮助的。
华尔街以及参与其中的人们作为金融历史的探路者,在一次次的危机和灾难中总结教训,逐渐建立完善的制度,建立起现代金融市场。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在投资中,也是要学习这种复盘的精神,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站在巨人肩膀上,从而少走弯路。
第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尽管美国在19oo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在经济展中还是遇到了问题。?
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的联邦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却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调控工具——中央银行。
当时采用的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黄金是各国的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不同国家之间,流通中的其他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但是黄金的总量和开采数量是有限的,而当时的经济在飞展度。
原本的金本位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全球经济对资本需求的增长,直到被淘汰。
这里对我们的参考就是,历史上再好用的策略,也可能会不满足市场的新变化。
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才能增加投资的胜率。
第三,风险和机遇并存
金融市场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希望通过金融市场减少不确定性。
战争的不确定性虽然会对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影响,但远离战场的国家却可以借机获取展的黄金机遇。
一战中的美国正是凭借这次机会,在金融上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风险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市场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确定性。
我们投资要找寻的其实是胜率更高,也就是赚钱概率更高的那个投资选项,这一点在价值投资和短线投资中都有用。
第四,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2o世纪2o年代华尔街再次伴随美国经济的繁荣而起飞,且增长快于美国经济。
而当经济不好的时候,股市也难逃厄运。
可以看到,虽然华尔街与实体经济有所脱节,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股市始终是实体经济的一个映射。
股市的表现与实体经济无法脱离,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逃不开这一命运。
在我们投资时,也有学过一个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方法:
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通过投资不同国家而分散不同国家经济的影响,这样就算有某个市场经济环境不好,也能通过其他国家的投资分散风险,保障个人资产的安全。
虽然我们已经尽量把《伟大的博弈》的内容尽量用大白话,浅显易懂的跟大家表达;
但是这本书跨越的时间线太长了,涉及到的人物、公司也非常多,我们能拆出来的内容相比原书内容,还是比较浅薄的,非常建议大家自己阅读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