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农家后娘嫁个侯爷忙种田免费阅读 > 第41章商定(第1页)

第41章商定(第1页)

等所有人都聚集到老祠堂的时候,已经是五天后了,主要是有在外省上班的,回来前要先请假调班,有在大城市的可以直接乘坐火车和高铁,有的地方偏僻,需要再先乘坐大巴再换乘火车和高铁,到了西京还要转乘回来的班车,这样就会浪费不少时间。

不要问为什么不坐飞机,飞机票贵呀。

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缘由,还有少数人不是很清楚,于是许永康不得不当着所有人的面重新说了一遍两家的渊源。

只听许永康说道“我们许家的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许行许老祖。

或许有人没有听说过这位老祖,他几乎和儒家的最知名的那位圣贤之一的孟子处于差不多一个时期,老祖宗学的是神农学,著有神农二十篇,当然大部分已经失传,目前家族保存的也就只有三篇。

老祖主张”君民并耕”和“市贾不二”的思想主张。

君民并耕很容易理解,就是说贤明的君主要和百姓一起耕种一起吃饭,市贾不二是指以物换物,等价值的物品相互交换,这样即使小孩子就不会被欺骗。

这些主张在当时并不受到统治者喜欢,所以影响力不如一些显学。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属于真正的圣贤传承,农家后裔。

我们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了传承,所以请大家放心,回归家族是不会损害到大家利益的。

退一步说,现在祖地拥有巨量的财富,复杂的人脉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还有庞大的影响力,我们费尽周折找到你们这一支又是图的什么呢?

而你们这一支一旦回归,不仅能的到家族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年轻一代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要知道在久远的过去,有儒家的门徒转投到老祖门下,杂家吕不韦的学说也有部分受到老祖学说的影响,冷兵器的时代,农民和粮食的种植都离不开农家。

我们没有佛道儒,甚至兵家和墨家这样明面上的影响力,可是却深入到了整个历史和社会的最深处。

我们的家族也曾帮助和庇护过许多的历史名人,数千年的积累,祖地有着诸多传承,不说其它,就这些传承对于后人的帮助能有多大,所以请各位慎重考虑。”

紧接着许永康还把家族的基金政策也着重说了一遍。

许承宗这些叔叔伯伯,除了大伯家三代人都是公务员以外,其它几家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百家圣贤和世家这些词汇距离他们太过遥远,就跟听故事书一样,可是关系到子孙后人的前途问题,所有人都心动了。

国人的传统就是,奋斗一生为了后人,很多老人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甚至小病小痛都不愿意去医院,宁愿强忍着,就是为了怕花钱。

尽管平时扣扣搜搜,可是一旦涉及到孩子们的事情,不管是砸锅卖铁,还是求爷爷告奶奶,向亲朋好友借钱,只要能帮到孩子们而在所不惜。

二伯是他们这一辈里文化程度最高的,正儿八经的大学生,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的含金量,跟现在的可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都快泛滥成菜地里的大白菜了,走到街上大把抓。

三伯许永丰和许父许永军一样是个老实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四伯许永兴在西京买了房,经营着一家出售电器的小商铺,算是小有身家,六叔许永赢长年在川蜀一带跑,具体干啥许承宗不清楚,七叔许永仁和八叔许永义常年跟着工程队,全国各地到处跑,九叔许永盛是个能人,一直没有啥正经营生,却总在不停折腾,简单说就是那个行当直接来钱就做那个行当,违法的事除外,虽然没有一件事情做的长久,小日子但也过得滋润。小叔许永刚比许承宗才大了四岁,刚到而立之年,是四爷爷的老来得子,在几位哥哥姐姐的帮助和爱护下,成婚也没几年,现在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有一个两岁的女儿。

至于许承宗的各位姑姑就没有得到通知,有句老话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不至于从此是路人,到底隔了一层,如果她们日子过得不好,能力范围内能拉一把是一把,实在没能力帮也是没办法。

就像很多人,不管多么疼爱女儿,到最后家底儿还不是就给了儿子,很多时候家族的大事情几乎是不会专程通知出嫁的女儿的。

许承宗的这些叔叔伯伯坐在一起商量起来,偶尔也会象征性的问一问小辈们的意见,作为长辈许世贤只是最开始表了意见,让大家慎重一点,后面就没有参与言了,毕竟他觉得自己老了,下一代都是做父亲甚至做爷爷的人了,有着自己的决断。

所有人对于回归家族这件事都是心动的,具体怎么实施还有待商榷。

最后由大伯许永顺和二伯许永昌共同决定,由二伯、四伯和九叔组团跟着许永康去祖地考察一趟,等考察回来,确定许永康说的都没问题,就可以让年轻一辈慢慢融入祖地那边,至于他们这些老人,看情况以后再说,毕竟故土难离,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也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许永康他们又滞留了两天以后,才带着许永昌他们一起离开,最舍不得离开的是许承泽。

这几天在许承宗的带领下,又是上山又是下河,可玩疯了,临走前还拉着许承宗的手“五哥,记得来兰陵,到时候我带你好好玩。”

许永康他们走后,许世贤跟大家提了练武的事,大伯徐永顺摇了摇头,他们一家一心钻营在仕途上,没有心思练武。

除了三叔许永丰,剩下堂叔堂伯也都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他们中很多人年少的时侯也练过家传的武艺,但练武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很显然他们都没能坚持下来。

有过以前的体验,所以现在更没有人愿意从头开始。

许永丰说“我干了一辈子农活,也就是有了承业以后才定下性子,然后我在干农活的时候偶尔现,按照家里传下来的把式种地,不仅更省力,而且还能让我身体素质变的更高,这二十多年我就没有间断过。”说完还露了一手,许承宗一眼就看出,三伯已经是暗劲级别,要不是自己有奇遇,这不声不响闷头干农活的三伯才是家里得了真传的人。

老一辈都不愿意习武,反倒是年纪小的,像许承宗最小的几个堂弟,还有下一辈的堂侄们跃跃欲试,都是十几二十岁,还有几个八九岁的小不点,再小的都这些还没有练武的意识,毕竟武侠是属于国人的浪漫,年轻人谁还没有和个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许世贤摇了摇头说:“随你们吧,不远意学的该干嘛干嘛去,想学的从明天开始,一大早就来老祠堂这边,趁着我老骨头还能动,能学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