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不久前,刘太监把南沧海手下的笑话捅给了先帝,又如南沧海知道虚青凌和他有几分交情,于是毫不犹豫地陷害虚青凌去和叶千种对上。
那么,如果宋家出了一个太后,南沧海得到重用,他会放过自己么?
刘太监缓缓地摇了摇头,把自己代入到南沧海那样的情形里,然后他得到了结论:不可能。
所以,他不能坐以待毙。
毕竟,宋家的那位还没有成为太后,而自己,手下消息最灵便的地方就是后宫了。
…………
南沧海听到消息时正准备出们。听到消息后他脸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形成了一种怪异无比,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表情。
然后,他返身回到书房,驱散了身边人,恭恭敬敬的取下了对面的那一横幅朱砂竹子的画卷。快速卷起,大踏步跑向了祠堂。
这一番事情不过一刻钟,凉姿得到消息,莫名其妙的赶到祠堂时,南沧海已经离开了。地上留着什么东西焚烧过后的印记,上面留着才点着的两柱香。两柱香前面的排位,一个写着南黄丁,另一个写着南守心。
凉姿一日后听说先帝驾崩的消息,惊得掉了手中的一双筷子。不知怎么,她竟然想起了那个光线幽暗房间里的两柱香,隐约感到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不能触碰的南家的秘密。听说,自己的那位未曾谋面的公公南守心,是先帝派去晋地做太守的,就是才平叛后的晋地,不过半年就死了。
…………
消息传到宫中,多少双眼睛齐刷刷盯紧了储秀宫。掩饰不住的羡慕妒忌恨。大家都做寡妇了,有人甚至能活的更好,这是什么世道——凭什么呀!
本朝虽然立朝两代,然而之前就有了数个绵延几百年的大王朝,天下正统的观念,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不会有人觉得这是个机会可以造反,不会有人觉得先帝死了他说的话就不算数,大家头脑中都有着某种似乎理所当然的念头:当然是该太子即位,当宋锦绣做太后了。
就连街上随便一个挑着担子的老农,大抵都是这样想的。
然而,对于那些真正有执行力去改朝换代的人呢?这种理所当然的念头,或者应该加上某个前提。前提是:在未来可能的荣华富贵前景可以期待的时候……大家当然会维护天下正统。
…………
虚青凌在一群发抖着的侍中中格外显眼。他的情形其实与刘太监颇为相似,除了先帝,只怕天下再无人能接受他。然而此时此刻,他却没有丝毫的恐慌,反倒,有些享受这令人纠结懊恼的环境。
儒家讲究“忠臣必从孝子出”。这样的情形下,虚青凌,真真算得上是一颗奇葩。他是虚家重点培养的子弟,却在虚家造反作乱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了朝廷的一边。因为他自认“国家大义”为上,那么,生养自己的虚家,也就只能是乱臣贼子。
这样的“大义灭亲”举动,固然为朝廷所欢迎,甚至可以看出,这是丝毫没有为自己将来的利益考虑——大家都只道皇上未来不可能重用一个余孽,而虚家更不可能善待一个叛徒。这其中,虚青凌固然认为自己坚守信仰,甚至有了某种“纯儒”的牺牲意味,然而,牺牲的究竟不是他自己。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只此一事,他在清流中再无位置。
大家不得不去反对乱臣贼子,可是,对于敢“大义灭亲”的人种,也最好敬而远之。
于是,虚青凌成了相当直观意义上的孤臣。他闭门三年不出,门前的草长了半人高。
纵然是为了“大义”选择,可是面对着生杀了虚家一门的皇帝,他当真能够毫无怨言?然而,就连他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不知道会不会做出些什么的时候,皇帝,竟然真的敢用他……
虚青凌在这一刻,感到了某种久违的轻松。然而,他脸上却滚下泪来。
某个瞬间,甚至觉得,就这么陪葬了,也挺不错。
可惜想死的就他一个,帐篷外,刘太监,找上门来了。
…………
储秀宫里,宋锦绣拍着女儿,让小姑娘睡觉的手,在空中凝滞了一下。
“换服色。”她这样吩咐道,垂头解下了镶着宝石的金风钗,五对翅膀的金凤,颤巍巍在拖拽着长长的尾巴,宋锦绣注视着,有些茫然了。
以后,又会如何呢?
小太监惊叫着冲进来:“侍卫,侍卫包围了储秀宫,咱出不去了!”
叶答应笑盈盈站在门槛上,双手有意无意的扶着尚不太大的肚子:“给姐姐请安了,姐姐万福呀!”
…………
反是什么意思?
人伦有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下攻上则为“逆”,“逆”而成势,就是“反”。
叶家反了。
叶千种来不及阻止消息扩散,然而当他做出了决定,动作快如雷霆:随扈文官武将被就地缴械扣押,某侍卫不从血溅当场,某文官大骂叶千种并一旁沉默不语的张津,撞柱而亡。
那人是张津的得意门生,十年前张津是他的乡试主考官。
叶千种有点紧张的看着张津。张津余光看到刘太监就站在了叶千种身侧。显然,二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同盟。他心中陡然一紧。
叶千种这时也有点忐忑。虽然挥剑砍人,又得到了刘太监的助力,但他与这个死太监不同的是,他决不乐意见到朝堂上的人都被砍成了死人,和平过渡才是最好的,能搞个禅让,才是大家里外都有面子的一件事呢。
叶千种已经想好了,就照着后周老赵欺负人家柴家孤儿寡母的那个方式来,给他们家一个王爵然后打发得远远的,婴儿不懂事儿,太后更是个女人,他们家的亲戚最妙了!好几个都让先帝砍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