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老婆饼里有老婆 > 第16章 决定北上幽州(第1页)

第16章 决定北上幽州(第1页)

司空黄琬站出来说道:“陛下,我等虽然出了洛阳城,然天下十三州除去司隶州之后,剩下十二州我们能选择的非常少。”

接着一位大臣出来说道。:“臣认为冀州虽然富饶,但地处中原,群雄割据,局势复杂,难以立足。兖州同样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商业达,但同样也因此成为群雄争夺之地,战乱频繁。”

又一位年老的大臣跟着出来附和道:“徐州地广人稀,资源非常匮乏。青州多山地,交通不便,且是黄巾贼最肆虐的一州。荆州虽富饶,却四面受敌。扬州繁荣,江南之地,多丘陵沼泽,不利于行军。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偏安一隅,但由于跟我们处的方向相反,也无法前去,故意排除此一州。凉州,地处边陲,天气恶劣,且是董卓的源地。交州偏远,文化落后。

剩下的幽并二州。并州多山地,地势险要,可为军事要地,但离洛阳太近,董卓可以随时来攻。

而幽州地广人稀,展边境贸易,虽可获利,却耗费时日。

刘辩现除了幽并二州,其他州都是缺点大于优点。优点虽好,但相比于缺点,刘辩前往的话,展绝对十分受限。

荀攸这时候站出来说道:“相比于幽并二州的缺点,幽并二州的优点又明显大了很多,并州境内有许多河流,灌溉便利利于农业展,陛下若能在此地励精图治,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且由于吕布杀死丁原后投降了董卓,并州军人在洛阳。并州没有剩下太多强势的势力,陛下收复相对容易。”

王猛站出来说道:“相对于并州随时可能董卓会被攻打,幽州较为偏远,则没有此处顾虑。且幽州牧刘虞与陛乃是宗亲关系,陛下前往此地展,必将顺利”

刘辩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暗自思索,他明白每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必须权衡利弊,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刘辩沉思片刻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前往幽州。”

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

刘辩深知前往幽州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许多困难等待着他,但他有信心,在大臣的辅佐下一定能够重振汉室。

幽州牧刘虞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相较于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西汉,刘虞与刘辩之间血脉更亲近的不是一点。

刘辩想了一会儿说:“孟德啊,这个征兵呢,一定要严格把关,那些登记的人一定要把前来征兵并合格的人在征兵册上一定要写好,有家人的家庭住址一定要详细,毕竟士兵的军饷后面是要给他们家人的,凡是入伍成功的士兵,提前半个月的安家饷和5斤粮食。”

曹操出来回答道:“微臣遵旨,臣一定会将这些让人告诉每一个征兵点的登记官,让他们登记好。”

刘辩听到曹操这么说,放下心来,于是让当众人散会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河内郡官府在整个河内郡及周边地区广泛张贴招兵告示,详细说明了招兵的条件和待遇,告示中明确表示成功入伍者将提前获得半个月的安家饷,并且每人还将得到5斤粮食,为了确保信息能够传达每一个角落,官府还派人在各个村庄及时和交通要道上进行宣传。

很快整个征兵的消息便传到了整个河内郡,就连河内郡周围的一些县城都有人知道了。

河东郡紧挨着河内郡的一个小村庄,名叫清风村,当一些村民听到从河内郡那边办事回来的一名中年人说,皇帝在河内郡招兵,并且每个县城甚至大一点的村镇都有招兵点,并且成功入伍者还能获得半个月的安家饷和5斤粮食。

人群中一名名叫王强的年轻人,突然站出来说道:“宋叔,你说的是真的吗?现在还有招兵提前给半个月的安家饷还有粮食,宋叔,你不会是被骗了吧?”

听到这里那些村民也跟着起哄:“是啊!宋叔,天底下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那个被称作宋叔的中年人,听到这里直接冒火:“妈的!老子手里还拿着官府的告示呢,告示都张贴出来了,能有假,要不是老子过了年龄,我早就去了,还跟你们这群人在这里磨叽。”

王强听到这里,问那个中年人:“那宋叔,有哪些要求啊?皇帝招兵是不是要很高的学问啊。”

“倒是没什么要求,只是说年龄16~35就可以了,身体健康就行了,强子,你们要去的都可以去听说只招三天。”那个中年人对着王强回复道。

王强听到这里赶忙向村子的某处跑去,很快便来到一处田地,有4个人正在劳作,王强向着他的死党李铁喊道,并将皇帝招兵的事告诉了他。

李铁身材魁梧,但家境贫寒,父母都年事已高,家里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他听到王强说皇帝招兵的消息时,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如果能够参军,不仅可以拿到安家饷和粮食,还能为家中减轻负担,再加上听说是皇帝的亲军招人以后也有可能出人头地,跟父母还有弟弟说明情况后,他决定前往河内郡的征兵点。

很快,李铁和王强都收拾好了东西,在出村的时候也遇到了另一位年轻人叫李华,他们决定一同前往河内郡。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和他们一样的人,大家相互鼓励,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到达河内郡其中的一个县城征兵点的时候,此时已经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人们摩拳擦掌纷纷的展示着自己的本领。

李铁三人排在队伍中,远远的听见前面的考官询问信息。

合格的人兴高采烈,不合格的人满面沮丧。

一个合格的人,高兴的在那里呼喊。

另一个不合格的人,他是一个年龄稍小,身材瘦弱的年轻人,不停的在那里求着考核官,说他虽然年龄小,但是他有一腔报国之志,希望考官能够通融。

考官表示也很欣赏他的报国之志,但奈何上面要求如此,他也无能为力。

最终年轻人失望的走了。

很快排到了李铁,登记的考官问道:“姓名,年龄,籍贯,哪里人士?”

李铁听见考官的问话,回答道:“李铁,23,河东郡清风村人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