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王嫂子好。”
赵梦兰的嫂子王静,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
良辰夜打了招呼,看过去,王静精神萎靡,走路脚下无根,疲惫之态尽显。
随后,王静的公婆也来看儿媳妇。
赵梦兰拉着母亲说些体己话。
良辰夜则开始给王静四诊。
经过询问得知,王静晚上最多睡两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整夜睡不着,吃了村医开的镇静药也不管用。
除了失眠之外,还有手臂麻木、消化差等症状。
良辰夜辨证后得知,她是气滞湿阻,痰郁化热引起的病症。
“药不对症,吃了肯定没效果。”良辰夜踱着步子。
这个病倒是不难治,关键他得到的是中医传承,所以药材才是最让他犯愁的。
穷乡僻壤的山沟沟,连现成的中药都不好找。
去城镇的话,以王静现在的状态,根本经不起颠簸。
但她这个病再拖下去,身体非垮了不可。
商量之后,良辰夜决定去镇上买药材。
有父母照顾嫂子,赵梦兰也要跟良辰夜一起去,说要买两件衣服。
两人立刻出。
为了避免买到的药材效果不佳,良辰夜直接打听了镇上最大的中医馆。
寻路来到。
医馆大门正中悬挂匾额,蓝底金字,写着“济世堂”三个大字。
左右木雕楹联,“但愿人间无疾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进去,里面木制药架,抽屉上贴着各种药材的名字,颇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就跟电影电视剧里的中药堂差不多。
里面排着不少人,都是来看诊买药的。
“看来咱们找对地方了。”良辰夜环顾四周环境,清幽雅致,也没人大声喧哗,有的,也只是窃窃私语。
桌案后面,坐着一个银灰须的老者,看样子也有六七十岁。他面色红润,目光有神,正静心专注为患者脉诊。
看上去,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现在中医并不太受欢迎,大家有病,都是第一时间去医院,走西医那套流程——当然,这种环境,也和那些只为捞钱,冒充中医的骗子有关。
这家医馆能有这么多人排队看诊,足见桌案后那位老先生的医术高。
良辰夜过去排队,让赵梦兰在边上坐等。
赵梦兰目光在医馆众人脸上扫了一遍,确认没有熟悉面孔,径自走到良辰夜身后站着。
良辰夜察觉,拍了拍她手背,握住说道“别怕,有我呢。”
“我怕什么!”赵梦兰白他一眼,身子往前探去,即便隔着衣衫,犹觉得胸前烫,“这么多人,你手放老实点!”
她嘴上这么说,手却任由良辰夜握住,非但不往回抽,反而又在他掌心挠了两下。
两人光排队就排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终于叫到良辰夜的号码。
这么快吗?
良辰夜有些意犹未尽。
走过去递上号码,正准备开口,忽听外面一阵嘈杂。
“冯先生!冯先生在吗?有人病了……”
喜欢青色乡村风流小村医请大家收藏青色乡村风流小村医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