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风云小说>我为中华修古籍百度百科 > 第3章 谁说我不行我解开了没人能懂的难题(第3页)

第3章 谁说我不行我解开了没人能懂的难题(第3页)

“什么佛?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来报道了。”老石告诉她。

“哦哦哦。那入职通知书怎么领?”

“什么入职通知书?我们没有这个东西,你直接过来上班就是了。”

左佑佑挠头,然后说:“行,我下周就过来入职。”

她想了想,拘谨中带着几分垂涎:“刚刚那个热心小哥哥……也是古籍中心的吗?”

“他长得帅吧?每个人过来都要问一句。”老石毫不意外,“他是我们古籍中心的主任,形象代言人。”

左佑佑垂涎到了自己顶头上司的头上,默默闭了嘴。

“但是在我们行业,帅也没有用。”老石语重心长。

左佑佑连连点头,等着接受老石“实力大于外表”的一番高尚洗礼,却听老石说:“长得帅也没办法帮我们拉来更多的项目资助。”

“……啊?”

“就你手上这个东亚经济史的项目,资金少得可怜。柏总去找宣传部老庄争取过好几回,也没争取到更多的拨款,所以目前为止,就只有苦命的你我在做这个项目——主要是你。”

左佑佑震惊:“做古籍竟然要考虑钱?”

老石大惊失色:“做古籍竟然不考虑钱?难道你以为古籍挖出来就是眉清目秀的完整样子?从出土到出版,从残片到成书,修修补补每个环节都要钱,你不付钱你让修复师录入员排版工人他们吃什么,吃土?!”

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彼此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

老石拍了拍左佑佑的肩,故作深沉:

“年轻人,有情怀是好的,虽然情怀不能当饭吃。”

左佑佑在广告公司的时候吃过太多老板画的饼,导致她一听到“情怀”两个字,就直觉哪里不对。

换做别人,可能有疑惑也会忍着,但左佑佑不是。

“为什么拿不到太多资助,能具体说说吗?”她果断问。

“知道万泰和号吗?”

左佑佑摇头。

“号,就是商行。万泰和号,就是一家叫万泰和的商行。万泰和号是上海人柏杰生开设于朝鲜半岛的商行,从188o年到1937年,是当地第一巨富,具体有多富呢?”

老石想了想,指着一边的世界地图,在东亚地区虚虚地画了个圈:“我这么形容,柏杰生把连锁店开得遍布中国、韩国、朝鲜、日本等等东亚国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亚跨国商业网络。”

“1892年,清政府贷款2o万两白银给朝鲜政府,那时候清政府穷得漏屁,真正的出资人,就是万泰和号。万泰和号当时的财富,左右了朝鲜内政。”

“根据史料记载,1923年汉城纳税记录,柏杰生排第一名,俗称汉城富。没想到吧,响当当的汉城富,竟然是中国人。”

汉城,就是如今的韩国尔。1923年的汉城富,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富。

左佑佑肃然起敬:“这个是真的壕!”

老石神秘道:“给你说个八卦。韩国明洞你知道吗?柏辛……柏氏继承人至今还有明洞15oo平的地皮。”

左佑佑迅查了一下明洞的地价。如果按一平米12o万人民币来算的话,那就是——18个亿人民币???

“没错,只是一块地皮就值这么多钱,还不算他名下那么多产业。”

左佑佑猛点头:“难怪,所以我这个项目根本不缺钱,是吗?”

95后左佑佑的脑回路清奇,7o后老石一时语塞。

“我的意思是,万泰和号在19世纪末的东亚资本雄厚,影响了整个东亚经济,所以研究东亚经济史,绕不开我们中国人。”

老石扯了一堆,左佑佑却没有被老石绕进去:“那为什么拿不到资助?好奇怪哦。”

她抬起一双小狗眼,直视老石:“究竟是为什么呀?”

老石被左佑佑一记直球砸在脸上,避无可避,尴尬地咳了一声,眼神疯狂闪烁:

“这部分史料都是中文账本,藏于韩国的尔大学奎章阁,由韩国尔大学博士姜世钦用中文撰写。中文毕竟不是姜世钦的母语,所以他的行文,就,有些,拗口。”

实际上,姜世钦博士的中文写作水平堪称惨烈,导致他撰写的内容语义不通、错漏百出,一连做跑了四个编辑,自然也没有实力去争取资助。

这些,左佑佑当然不知道。

左佑佑不明所以,还想再问,老石做作地看了一下表,左佑佑赶忙识趣道:“是不是您这边还有安排?”

“安排?不不不。”老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稿定下班——我要回家做饭,等你入职的时候我们再细聊。”

说完,他拎起一个沉重的市购物袋,袋子上还贴着条“十元均一”的红色胶带,半截大葱露在外面,扬长而去。

很多年后,左佑佑回忆起来,只恨自己当时太年轻,不知道每一根老油条的闪烁其词背后,都有一个待补的天坑,而自己,就是那个补天员。

但是在当下,左佑佑终于迈出了古籍人的第一步——成为华夏书林的试用期员工,并且获得了入职后第一个任务:

整理——

东亚经济史料档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