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绿豆糕,米糕,酥饼,蒸糕,云片糕五中糕点一样两斤,麻烦您一斤一斤分开装,谢谢”
“好呢,不麻烦的”小二热气的开始分装。
“蓝哥儿怎么买这么多,送一两样就行了”
“我想着一些送,一些给孩子们带回去吃”
“这还差不多”
买好了糕点,蓝臻才和叶哥儿开始买家里的东西,在市场上买了些肉,又到蒋记百货里面买了一块肥皂,又买了一些油盐酱醋。
又到书肆给小安和小宝买了一刀写字用的纸,两个砚台,一只墨,两支笔,蓝臻才和叶哥儿一起回去摊点等等三爷爷。
古代读不起书是有道理的,逛这一圈,蓝臻带出来的一两银子就剩下69文钱了。
回去叶哥儿还在担忧“蓝哥儿,这纸就5oo文一刀,光是这一项就不得了,现在还可以维持,冬天没有这个生意你可怎么办呢?”
“哎呦,船到桥头自然直,你看你都快愁成小老头了,别替我愁了,我会想办法的”
“你这没良心的,我是为了谁,你还笑话我”
“别打,我认输好不好?”
两个大包小包的一路打打闹闹跑回摊子去。
下午回去,蓝臻都没有帮忙搬东西,交代周平一会儿给叶哥儿和熊大顺一人一包点心,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就拿着一包云片糕、一包酥饼往杨秀才家去。
杨秀来了村里,之前为了方便其他村里的孩子也能来上学,就和村里商量了一下把私塾修在了离村子一里地的空地上,蓝臻走了快二十分钟才走到。
“杨秀才在家吗?”
“来了,来了,别敲门了”开门的是童子打扮的孩子,约莫八九岁。
“你好,请问杨秀才在家吗?”
“师傅正在书房给师兄们答疑,您客厅坐一会儿吧!”
蓝臻在小童的带领下来到客厅坐了十几分钟,就看到了一个头灰白,胡须快到脖子,穿着黑白相间长袍的老者缓步走来,步履稳健,眼神明亮,蓝臻赶紧站起行了一礼“先生您好,仓促来访实在抱歉”
“无碍的事情,应书,上茶”杨秀才招呼了一声,只听一个小厮应了一声,就端着茶盘走了过来。
“先生不用客气,今天来就是想和您商量一下,家中有两个适龄孩童,想送您这里启蒙读书,不知道您这边可以吗?”
“孩子几岁了?”
“冬月23就满7岁了”
“打算什么时候来”
“看老师方便,他们随时都可以”
“既然决定读书那越早越好,要不就明天就来吧”
“那当然是最好不过对,只是烦请请问先生这学费是多少?”
一听蓝臻问学费,杨秀才身边的小厮接了话“我们老爷回到乡里也不图钱,启蒙班的孩子一人一年一两银子就行,时节礼仪你们随心意就好”
“秀才公大义,我替两个孩子谢谢先生”
杨秀才点了点头,身边的小厮就来引着蓝臻去交学费。
“这位夫郎随我这边来!”
“小哥,请问明天什么时候带孩子来呢?”
“平时是辰时上课,明天你们孩子第一天来,卯时初提前来让先生考教一下吧”
“好的谢谢小哥”
“不用谢,叫我应书就行”
蓝臻跟着应书去了账房交了2两银子,等到走出私塾还有点茫然,这怎么觉得这样的私塾有点不靠谱呢!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是启蒙教育,先看看,实在不行等孩子大一点就送镇上书院去。
想开了,蓝臻也不再费神,回家找周平给两个孩子做书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