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他一聲令下,剩下的一小部分在山上埋伏的人也不管敵我,朝著明遐和趙甘所在地方放箭。
無數箭矢傾瀉而下,因為有石頭的阻礙,章英毫髮無損,可苦了明遐和趙甘。
此時明遐才知道施慈當初在他和明遙面前舞的槍法有多厲害。
若是他學到了施慈那手,此時漫天箭雨也無所畏懼。
只可惜他早年沉迷機關術,忽視了武藝,還遠不及能阻擋箭雨的地步。
與其等死,不如殊死一搏!
明遐咬牙,右手不斷揮刀砍落飛來的箭矢,腳下飛快朝章英所在的地方靠近。
趙甘明白他的意思,連忙替他打掩護,短暫的時間內沒有一支箭落在他們身上。
眼看就要取了章英項上人頭,一支沒被砍落的箭不知從哪裡竄出來,直奔明遐後心,趙甘連忙伸手去攔,鋒利的箭矢掠過他掌心,直直朝明遐扎去。
明遐一驚,連忙揮手阻擋,箭插進手臂,總算止住勢頭,他右手一揮,章英猝不及防人頭落地。
強忍著左臂傳來鑽心的疼,明遐氣沉丹田,高聲道:「章英已死,爾等還不退?!」
他的聲音在山谷中迴響,山上放箭的人見一顆人頭從石頭後拋出,霎時軍心大亂!
這一戰越軍算不得勝,明遐用一隻手臂為代價強殺章英,趙甘自覺魯莽,害死兩萬兄弟,自請二十軍棍。
第231章第二百三十一章山河在8
雖說受傷乃是常事,但是飛來那一箭到底傷到了明遐筋骨,越王親自率軍作戰,他則被召回了王宮。
王后摟著明遐好一通噓寒問暖,又心痛於他受著傷的手臂。
明遙只是來看了一眼,罵他魯莽,不該不顧性命,雖然有心同他聊聊,但自身忙得不可開交,也無暇多斥責他。
越國後繼無力的弱點逐漸體現出來,人口比趙魏二國少,長時間的戰爭叫後續補充兵力不足,一旦徵兵過多,莊稼又無人種植。
將軍一位接一位戰死,晏青的計謀叫越國守城十分艱難,連越王親自前往戰場都沒多大改變。
但好在他的到來振奮了士氣,讓越國潰敗的度有所減緩。
這是一場明眼的人都能看出結局的戰爭,越國是打不過趙國和魏國的,齊王暗中往趙魏聯軍送人才,讓在他們保全自身的情況下盡力求勝,不停消耗越國和趙、魏的兵力,只等他解決了其他國家,再將這三國收入囊中。
戰爭持續的第三年,齊滅陳國,朝鄰近的韓國動手了。
齊國徹底露出獠牙,縱使趙王和魏王反應過來,但大量兵力投入已經叫兩國元氣大傷,他們急需要一場滅國之勝休養生息。
秋季最後一場大雨帶來冬日的嚴寒,越國王宮憂心忡忡,明遐那穿透手臂的一箭到底落下來後遺症,一到雨天就疼痛難忍,王后生怕他在戰場上出意外,他也不願叫人擔心,將自己關在劍廬中改良武器。
邊關已經許久不曾傳來消息,上一次還是趙軍和魏軍兵分兩路連破三城,已經逼近越國腹地。
整個越國愁雲密布,連帶著所有人都沉默了許多,戰敗的陰雲瀰漫在頭頂,多然都知道恐怕越國守不住。
那些百姓們自發組成了民兵,積極前往邊關禦敵,連缺胳膊少腿的老兵都掙扎著拿起武器。
當第一支連發弩被明遐研究出來的時候,一支隊伍終於帶來了越王的消息。
王后帶著明遙和明遐前去迎接,只看到了厚重棺木中越王的屍體。
明遐日夜不眠研究出能夠增強戰力的連弩,終究沒能救下他的父王。
可是越國還有無數孩子失去父親,無數妻子失去丈夫,無數母親失去孩子,戰爭帶來的傷痛叫每個人肝膽欲裂。
王后在靈前哭暈過去幾回,若非還有明遙和明遐,她恐怕早就支撐不住了。
明遙沉默著辦理了國喪,不等登基為帝,就披上戰甲帶著武器前往邊關,這次他親自帶隊,誓要取地方將領項上人頭。
明遐留在王宮,做最後的支援。
明遙身為一國太子,他不能退。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越王已經戰死,明遙昭告天下,誓死不降!
他同越國共存亡,但卻不會強迫百姓們也隨他一同守城,若是要離去的百姓,可自己離去。
但是沒有一個人離開,哪怕是市井最混不吝的流氓,也拿上武器奔赴戰場。
「明遐,你是越國最後的希望,若是我敗了,你護著母后離開吧。」
明遙身後是數萬將士,也是越國最後的兵力,他一身銀甲在陽光下折射出光芒,晃得人眼睛疼。
明遐已經是七尺男兒,但在明遙面前還是哭得像個孩子,他強忍悲傷:「祝王兄得勝歸來。」
明遙點點頭,轉身持劍高呼:「眾將士們,身後是你們的父母妻兒,今日隨我殺敵,能否護住越國,就看這一戰!」
趙魏聯軍勢頭兇猛,宛若一頭緊咬著獵物喉嚨不放的惡狼,有晏青出謀劃策,縱使他們的武器比不過越國,卻也能靠著人數取勝。
經過這幾年的戰爭,晏青越發覺得越國不可留。
齊王滅陳也才用了三年多的時間,但趙魏聯合起來攻打越國,四年了都還沒拿下,區區一個越國,又如何能同陳國相提並論,而且還有不少能人相助!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