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传言说得头头是道,说穆云起是暗中向北融出卖军机,他心存侥幸,觉得只要不被发现,自然不会危及父母亲人的命。还说北融投桃报李,把谓城拱手相送,才叫穆云起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回了谓城。
还说北融七皇子此举,也是打算送穆云起一个军功,助他高升,让他能接触到更多军机,在恰当的时机再回报北融。
甚至还有人说,北融七皇子承诺,事成之后,就把漠国的
公主许配给穆云起,让他与七皇子做个连襟。
更甚者,还有人说,漠国这代国主膝下无子,只有几个女儿,若穆云起尚了公主,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代国主。
又有人说,怪不得,娶郡主当然比不过尚公主,做将军自然不如做国主。
这种传言,听在温知意耳中,自然觉得荒谬。
更让她觉得荒谬的是,随着说这种话的人越来越多,居然真的有人信了这种论调。
穆将军府上,自此门可罗雀,鲜少有人上门。此前,穆云起屡立战功时,几乎踏破了将军府门槛的人,都再没露过脸。
这些人倒未必都是信了传言,但至少都在观望。
这倒也是这件事带来的唯一好处了,温知意苦中作乐地想。
这条传言又把她暂时绊在了京城,她对穆云起投敌的流言极为敏锐,传言一出,她立刻派人去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遗憾的是,派出的人追踪到市井街头,便再没了线索。
但她也猜到,京城里,必然有北融的势力在潜伏。
这段时间,整个穆府都是人人自危,惶惶然不可终日。家主穆扬也是肉眼可见的暴躁焦虑,派亲卫去边关找人,他派了;派人查流言的出处,他也查了。能做的他都做了,奈何没有任何一方给他带回喜讯。
他也只能在陛下面前表表忠心,好在帝王对穆家还算信任,安抚了穆扬几句,算是稍解了他的焦躁。
而朝中各位朝臣大多也都是老狐狸了,也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当出头鸟,第一个因为这件事站出来弹劾穆家,大家都在观望,等待更多的证据。
温知意也算是被流言折腾得没脾气了,这天下午,流言开始传荣华郡主准备改嫁的时候,她面上甚至波澜不惊,内心也毫无波动。
众人说的有鼻子有眼,仿佛躲在温知意床下亲耳听她诉说过自己的想法,差点就连她要改嫁给谁都编好了。
“这荣华郡主听起来有点不太仁义啊。”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穆云起都投敌了,荣华郡主不改嫁,难道等着和穆府一起沉没吗?”
“哎呦,你们是没看见前段时间因为穆云起得了战功,那荣华郡主沾沾自喜的样子,结果穆云起一出事,她就要改嫁了,这可真是,呵呵。”
“就是,这也太快了一点,消息才传过来几天啊,她就要决定改嫁了,真是无情。”
“人家还以为自己要封诰命呢,谁知道正得意着呢,却等到了夫君投敌的消息,真是好笑。”
“那天消息到的时候,我就在将军府做客。郡主正得意洋洋地举办茶会炫耀呢。没想到,就传来了这么个消息,被一个小丫鬟在众人面前嚷嚷出来了,我都为她尴尬呢。”
“你之前不是还给她下帖子去赏花吗?”
“别提了,赏花宴我临时取消了,就怕她不知好歹地非要过来参加,我又不好在这个时候亲口拒绝她,那不是落井下石给人添堵吗?”
“得了吧,你不敢亲口拒绝她,那是因为就算她夫君投敌,她爹还在。你就是不敢当面得罪她。”
“你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