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承天门。
卯时的长安,天已经微亮。
点卯的时间,文武百官就已经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等待宫门打开。
“上朝,百官进殿。”随着太监那尖细的声音传来,宫门缓缓打开。
太极殿内,李二头戴冠冕,身着五爪龙袍,端坐在龙椅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太监大牛那声音刚落,便见得一文官大臣,手持笏板,走在大殿中间。对着龙椅上的李二,躬身一礼。
“哦!朱爱卿所奏何事?”
“诚如陛下当日所说,关中多日不曾下雨,已出现大旱的苗头。如今京兆府下辖区内,已有少量流民出现。
臣请奏请陛下,在城内搭建营帐,收留难民,并施以粥食。”
京兆尹朱大人奏完之后,对着李二躬身一礼,便退在了一旁。
李二沉吟片刻,问道:“韩爱卿,上次募集的钱粮几何?”
“禀陛下,共募得钱一百七十余万贯,粮二百六十万石。”
户部尚书韩仲良,把募集到的钱粮如实的告知李二。
李二满意的点点头,这些钱粮足够解决这次关中大旱了,随即准了京兆尹的奏。
…
退朝后,李二在甘露殿内,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萧瑀。
“还有半个多月,张德帅说的土豆就要成熟了。此事,关乎我大唐国运,朕准备明日亲自去趟江南道,玄龄和克明随朕同行。”
“辅机、时文,玄成,留守长安,处理日常政事。”
“是”,五人拱手领了旨意。
李二把接下来的一些事宜,安排妥当,便去了立政殿。
…
次日清晨,长安城外。
“驾…”
李二、李君羡、房玄龄、杜如晦一行四人,策马疾驰在前往江南道的官道上。
不多时,便见官道路中间,有一小老头,坐在马背上,等着他们。
“吁…”
几人抓住缰绳,定睛一看,原来是魏徵。
李二微微皱眉,心想,这小老头在这干嘛?于是开口道:“魏喷子,呸,玄成你在这干嘛?送我们也不至于在这等着吧!”
魏徵哈哈一笑:
“陛下,臣一想到我大唐马上就不要为粮食短缺而愁,就兴奋的一夜未睡。”
“如今,土豆马上就要成熟,臣恨不得立马将这祥瑞遍布大唐。所以,早早就在此等候了。”
魏徵说的倒也是实话,不过,他最想的,还是能够时时监察着李二。
不让我去,我偏要去。
李二对这老喷子倒也无奈,于是开口道:“你去可以,但不能表明自己身份。”
“朕叫李秦,大唐粮行的掌柜。这是随从护卫五娘子,这是账房房梁,这是师爷杜莱。你自己取个名吧,为我府上管家。”
魏徵点头称“是”,随即心想:“他俩都是以国公封号起的名,那我就叫魏郑好了。嘿,魏徵,魏郑,一样呢。”
…